[发明专利]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7074.9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宋毛毛;葛家琪;马伯涛;张玲;张曼生;管志忠;吴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 |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无关 摆式 防震 装置 | ||
1.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盖板(1)、上限位板(2)、下限位板(3)和底板(4),四者均为水平设置的平面板;
所述盖板(1)的底面内凹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尺寸相同的球冠状曲面(1.1);
所述上限位板(2)的面板上对应球冠状曲面(1.1)的位置分别安装万向球状滚轮(2.2),所述万向球状滚轮(2.2)原始平衡状态的球心与球冠状曲面(1.1)的中心平面位置相同;所述上限位板(2)的底面竖向设置有短柱(2.1),所述短柱(2.1)从下限位板(3)中心开设的圆孔(3.1)内穿过后,底端与底板(4)固连,形成固定组合体;
所述下限位板(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竖向挡板(3.2),所述竖向挡板(3.2)的顶端与盖板(1)的底面固连,形成移动组合体;
所述竖向挡板(3.2)设于上限位板(2)周围,与上限位板(2)的侧边之间预留缓冲距离,所述上限位板(2)设在盖板(1)、下限位板(3)和竖向挡板(3.2)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所述底板(4)的面板边缘开设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内设连接件与底部支撑面固定;
承载物置于盖板(1)上;当受到外界震/振动作用时,底板(4)与上限位板(2)组成的固定组合体相对底部支撑面保持不动,盖板(1)和下限位板(3)形成的移动组合体相对固定组合体发生位移,万向球状滚轮在原位置自由滚动,盖板(1)相对万向球状滚轮产生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相对运动,并依靠重力场作用回归原始平衡位置;
所述上限位板(2)为四角星板,四个侧边均呈V形,所述万向球状滚轮(2.2)分别安装于四角星的四个角部;所述短柱(2.1)为一根中心短柱,竖向设于上限位板(2)的底面中心位置;
所述下限位板(3)为中心开孔的十字形板,所述十字形板的四个端部分别设置竖向挡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和底板(4)为尺寸相等的矩形板,所述球冠状曲面(1.1)有四个,在盖板(1)底面上关于盖板中心呈平面对称或中心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状曲面(1.1)的中心位置为平面圆盘,原始平衡状态下,所述平面圆盘与万向球状滚轮(2.2)两者的竖向平面投影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3.2)为竖向设置的V形板,与上限位板(2)的V形侧边适配,所述V形板的内侧设置柔性缓冲橡胶垫片(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原始平衡状态时,所述竖向挡板(3.2)与对应上限位板(2)侧边之间的缓冲距离等于球冠状曲面(1.1)的底部平面半径,即盖板(1)与底板(4)水平相对变形最大值为球冠状曲面的底部平面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3)由四块四角形板件(3.4)对称拼接而成,所述四角形板件(3.4)的外侧端部为与竖向挡板(3.2)适配的V形边,内侧端部和左右两侧边均为弧形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原始平衡状态时,盖板(1)与底板(4)之间的距离最小,为hmin,所述竖向挡板(3.2)的高度hs≤hmin-5mm;当受到外界震/振动作用时,盖板(1)与底板(4)之间的最大距离hmax等于万向球状滚轮的直径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无关型摆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柱(2.1)的长度满足上限位板(2)与下限位板(3)之间的竖向间隙等于球冠状曲面(1.1)的最大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0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