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6768.0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霄;程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令霄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27/02;B32B27/32;B32B27/12;B32B3/08;B32B3/12;B32B3/24;B32B5/02;B32B15/02;B32B15/14;B32B33/00;A4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纤维 吸水 面料 | ||
1.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包括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和外层(3)分别位于中间层(2)的两侧;所述内层(1)、中间层(2)、外层(3)通过粘结贴合成为一体的复合面料;所述内层(1)厚度均为中间层(2)厚度的二分之一,外层(3)的厚度为中间层(2)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内层(1)为超柔疏水无纺布;所述中间层(2)为纤维素纤维;所述外层(3)为超细旦纤维;所述外层(3)、中间层(2)与内层(1)之间设置有连接纱(4);所述连接纱(4)的两端分别位于外层(3)与内层(1)之中;所述连接纱(4)贯穿中间层(2);所述连接纱(4)由蜂窝结构纤维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具体为竹浆纤维与圣麻纤维,通过复合纺丝法制得的放射型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中竹浆纤维与圣麻纤维所占比例相等;所述超细旦纤维具体为超细旦丙纶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的直径明显大于超细旦丙纶纤维的直径;所述超柔疏水无纺布中纤维的直径明显大于纤维素纤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沟槽(31);所述沟槽(31)在外层(3)的外表面上形成菱形结构;所述沟槽(31)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沟槽(31)内均匀开设有微孔(32);所述微孔(32)的直径为40~50μm;所述微孔(32)的长度等于外层(3)厚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超柔疏水无纺布上通过针织形成网格状组织(11);所述网格组织在节点处凸起;所述网格组织贯穿超柔疏水无纺布;所述形成网格组织的纱线由纤维素纤维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中含有纳米银纤维;所述纳米银纤维直径与纤维素纤维直径相同;所述纳米银纤维在中间层(2)中呈网格状分布;所述中间层(2)中纳米银纤维比例为5~8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的吸水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中填充有活性炭(21);所述活性炭(21)为活性碳纤维,均匀分布在中间层(2)中;所述活性碳纤维与纳米银纤维所形成的的网格相互交错、缠绕;所述活性碳纤维的直径明显大于中间层(2)中的纤维素纤维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令霄,未经孟令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7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