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底漆层的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6306.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夏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高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8G59/54;C08G59/60;C08G5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343009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底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具有 制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底漆层的制品,该环氧防腐底漆包括组分A和组分B;以环氧防腐底漆的总重量为基准,组分A的原料包括:15~19%固体环氧树脂、9~15%液体环氧树脂、2~4%环氧活性稀释剂、48.5~60.5%填料、0.5~0.6%催化剂、7~9%溶剂;液体环氧树脂中含有占液体环氧树脂的总重量50~80%的螯合改性液体环氧树脂;以环氧防腐底漆的总重量为基准,组分B的原料包括:4~6%固化剂,固化剂包括酰胺基胺、聚醚胺和改性胺。本发明环氧防腐底漆固含量高、涂装VOCs排放量低,附着力强,适用于低表面处理的可带锈装涂,通用性强,所形成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底漆层的制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随着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颁布,各地政府也相继制定了VOCs减排计划,在涂料及涂装行业中,大力推行低VOCs的环保型涂料。鉴于目前针对船舶行业的重防腐涂料仍旧是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且不同船体部位所用涂料的品种纷繁复杂,不易区分、使用及管理,各分段涂装所用涂料量占比较大,涂料固含量不高、涂装VOCs排放高,钢板前处理的喷砂除锈工序粉尘泄露大,对环境具有较大的污染。因此,现代船舶制造业对船舶涂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发一种环保、高性能、易施工、适合船体不同部位的多用途高固含(体积固含量80%,VOC<200g/L)、适合低表面处理(可带锈涂装)的通用防腐底漆是船舶涂料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及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环氧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底漆层的制品,该环氧防腐底漆固含量高,附着力强,涂装形成的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环氧防腐底漆,所述环氧防腐底漆包括组分A和组分B;
以所述环氧防腐底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组分A的制备原料包括:15~19%固体环氧树脂、9~15%液体环氧树脂、2~4%环氧活性稀释剂、48.5~60.5%填料、0.5~0.6%催化剂、7~9%溶剂;所述液体环氧树脂中含有占所述液体环氧树脂的总重量50~80%的螯合改性液体环氧树脂;
以所述环氧防腐底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组分B的制备原料包括:4~6%固化剂,所述固化剂包括酰胺基胺、聚醚胺和改性胺。
螯合改性液体环氧树脂为具有1个以上具有螯合效果的官能团的环氧树脂。具有螯合效果的基团具体可为羧基、膦酸基、磺酸基、磷酸基、硫酸基、硝酸基和硼酸基等酸基,或醇羟基、酚羟基、腈基、硫醇基和氨基等酸基之外的官能团。螯合改性液体环氧树脂可直接采用商购产品,例如ADEKA公司的EP-49-10N,或其他公司的螯合改性液体环氧树脂。液体环氧树脂可采用液体环氧树脂E-51,或其他市售液体环氧树脂;固体环氧树脂可采用固体环氧树脂E-44,或其他市售固体环氧树脂。
酰胺基胺和改性胺也可直接采用商购产品,如采用美国空气化工酰胺基胺固化剂Ancamide 2443和美国空气化工改性胺固化剂Ancamide 2766。其中,酰胺基胺固化剂Ancamide 2443的粘度为30mPa.s/25℃,胺值为530mg KOH/g,活泼氢当量为86,其具有良好的耐油面性,对于生锈金属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且表现极好的耐潮湿和耐腐蚀性。改性胺固化剂Ancamide 2766的粘度为1000-3000mPa.s/25℃,胺值为255-295mg KOH/g,活泼氢当量为120,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和弹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以及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此外,也可采用其他市售酰胺基胺固化剂和改性胺固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组分A和所述组分B的质量比为(9~30):1。优选地,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5~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高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高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