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及其电镀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6056.9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岳保丽;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保丽 |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15/00;C25D1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文龙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石墨 铁合金 电镀 及其 工艺 | ||
1.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每1升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由下述原料制成:氧化锌:8~13g;氢氧化钠:90~125g;酒石酸钾钠:50g;石墨烯纳米颗粒:50~90g;Fe+2:0.35~0.6g;DE添加剂:4~8ml;香草醛:0.03~0.06g;余量水;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15℃~30℃;所述电镀液的pH为9~14。
2.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电镀工艺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液对工件进行电镀;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去杂脱脂:磨砂纸将待镀工件表面粘结的杂物进行抛光打磨,然后将工件放入到脱脂槽内,采用超声波并且加入适当清洗液对工件表面的油脂进行清洗;
S2:水洗酸化:利用45℃~60℃的热水对脱脂后的工件进行浸洗处理;在室温下利用5~10波美度的硫酸溶液对工件进行活化;
S3:金属电镀:将所述电镀液添加到电镀池(1)内,以钢板柱(3)为阳极,且电流密度为2.5~4A/dm2,将S2步骤处理后的多个工件挂在电镀挂架(5)上插入到电镀池(1)内,且以电镀挂架(5)为阴极,温度为18-28℃的条件下电镀25-40分钟;
S4:水洗烘干:将S3步骤电镀后的工件和电镀挂架(5)从电镀池(1)内取出,用清洗水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清洗,然后进行钝化处理,最后对钝化后的工件进行烘干;
其中,S3步骤中所述电镀池(1)的左右两侧内壁通过绝缘卡合架(2)卡合安装有钢板柱(3),且钢板柱(3)的顶端通过导线(30)与电镀电池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镀池(1)的底端前后水平方向设置有曝气管(4),且曝气管(4)上均匀开设有导气槽孔(41);所述电镀挂架(5)的上端与绝缘卡合架(2)接触,电镀挂架(5)的底端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金属导电杆(51),且多个金属导电杆(51)之间均通过导电铜线(52)连接;多个所述金属导电杆(51)的其中一个与电镀电池的阴极连接,且多个金属导电杆(51)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金属挂柱(53);多个所述金属挂柱(53)上均挂有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挂柱(53)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条(6),且金属挂柱(53)的外部套接有导电螺圈(7);所述支撑条(6)位于导电螺圈(7)内,且导电螺圈(7)与工件的穿孔内壁接触;所述导电螺圈(7)与金属导电杆(5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挂架(5)的底端固定有空腔杆(54),且空腔杆(54)的底端通过导气柱(8)与曝气管(4)活动连接;多个所述金属导电杆(51)内部为空腔结构,且金属导电杆(51)的底端与空腔杆(54)连通;所述金属挂柱(53)内部开设有导气腔(531),且导气腔(53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气孔(532);所述导气腔(531)与空腔结构的金属导电杆(5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4)的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插管(9),且连接插管(9)内插接有导气柱(8);所述导气柱(8)的外圈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通密封板(10),且多个导通密封板(10)的上端部在空腔杆(54)的底端摆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碱性石墨烯锌铁合金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线(52)设置为螺旋结构,且导电铜线(52)之间也通过螺旋结构的导电线(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保丽,未经岳保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0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