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过滤式通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6020.0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科维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8;H02K7/14;B01D46/10;B01D46/48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通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风除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过滤式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集尘机构,通风集尘机构包括有第一主体、U型把手、箱门、滑块、推杆、第一防护网、扇叶、驱动电机、电机固定杆、支撑杆、转动轴、第一排尘口和第一通风口,第一主体一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口,第一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把手,第一主体一端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一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端固定有推杆,第一主体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排尘口,位于第一排尘口一端的位置焊接有支撑杆。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在装置内部堆积,并且能够方便清理滤除的灰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过滤式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装置是依靠风机旋转,带动空气流动并排送气体的机械,现代通风装置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现有装置在通风过程中过滤的粉尘会堆积在装置内部,且长时间使用会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通风过程中过滤的粉尘会堆积在装置内部,长时间使用会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过滤式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集尘机构,所述通风集尘机构包括有第一主体、U型把手、箱门、滑块、推杆、第一防护网、扇叶、驱动电机、电机固定杆、支撑杆、转动轴、第一排尘口和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主体一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把手;
所述第一主体一端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有推杆;
所述第一主体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排尘口,位于第一排尘口一端的位置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护网,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内侧固定有电机固定杆,所述电机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有扇叶;
所述通风集尘机构的另一端固定有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第二主体、粉尘过滤网、旋钮、密封挡片、第二防护网、第二通风口、第二排尘口、排尘通道、固定钉与固定外圈,所述第二主体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排尘口,所述第二主体一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每个所述第二排尘口与第二通风口之间均开设有排尘通道;
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内侧固定有粉尘过滤网,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外端固定有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与第二主体通过固定钉固定,所述固定外圈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防护网;
所述第二主体远离第二排尘口的一侧与排尘通道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固定有密封挡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体与U型把手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套。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推杆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圈与第二防护网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口与第一防护网通过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科维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科维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