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脱氧脱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5963.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时球;肖益鸿;曹彦宁;郑勇;梁诗景;江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32 | 分类号: | C10K1/32;C10K1/20;C10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脱氧 脱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高炉煤气脱氧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炉煤气进行脱氧处理,得到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
2)将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进行第一次降温处理,得到第一次降温处理后的原料气;
3)将第一次降温处理后的原料气在水解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处理,得到水解处理后的原料气;
4)将水解处理后的原料气进行第一次升温处理,得到第一次升温处理后的原料气;
5)将第一次升温处理后的原料气经过吸附剂的吸附处理,得到脱氧脱硫后的高炉煤气;
其中采用脱氧装置对高炉煤气进行脱氧处理,脱氧装置具有脱氧进气口和脱氧出气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一脱氧单元和第二脱氧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进气口与所述脱氧装置的脱氧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脱氧单元的出气口与所述脱氧装置的脱氧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脱氧单元靠近所述脱氧进气口设置于脱氧装置内,所述第一脱氧单元远离所述脱氧进气口设置于脱氧装置内,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内设置若干换热管,所述第一脱氧单元和第二脱氧单元填充于所述换热管之间;
步骤1)中所述脱氧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高炉煤气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一脱氧单元、第二脱氧单元,以对高炉煤气进行脱氧处理;
所述第一脱氧单元内填充陶瓷载体负载铂金属脱氧剂,所述第二脱氧单元内填充陶瓷载体负载钯铂双金属脱氧剂;
所述高炉煤气的温度为130-180℃;
步骤1)中,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的温度为140-210℃,
步骤2)中,所述第一次降温处理后的原料气的温度为60-100℃;
步骤4)中,所述第一次升温处理后的原料气的温度为180-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脱氧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次降温处理是将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通入余压透平发电装置中以对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进行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煤气脱氧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0ppm;
所述的水解剂为负载型水解剂,所述负载型水解剂的活性成分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草酸钠、草酸钾、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载体选自氮化碳、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吸附剂为负载型吸附剂,所述负载型吸附剂的活性成分选自氧化钴、氧化钼、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载体选自改性铝土矿、氮化碳、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高炉煤气脱氧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氧装置,具有脱氧进气口和脱氧出气口,
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具有发电原料进气口和发电出气口,所述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的发电原料进气口和脱氧装置的脱氧出气口连接,
水解装置,具有水解进气口和水解出气口,所述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的发电出气口与所述水解装置的水解进气口连接,
串联设置的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换热进气口与水解装置的水解出气口连接,
吸附装置,具有吸附进气口和吸附出气口,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进气口与第二换热装置的换热出气口连接;
所述脱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一脱氧单元和第二脱氧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进气口与所述脱氧装置的脱氧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脱氧单元的出气口与所述脱氧装置的脱氧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脱氧单元靠近所述脱氧进气口设置于脱氧装置内,所述第一脱氧单元远离所述脱氧进气口设置于脱氧装置内,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内设置若干换热管,所述第一脱氧单元和第二脱氧单元填充于所述换热管之间;
所述第一脱氧单元内填充陶瓷载体负载铂金属脱氧剂,所述第二脱氧单元内填充陶瓷载体负载钯铂双金属脱氧剂;
由脱氧装置的脱氧进气口进入的高炉煤气的温度为130-180℃,脱氧处理后的原料气的温度为140-210℃,由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发电出气口排出的原料气温度为60-100℃,由第二换热装置的换热出气口排出的原料气温度为18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9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