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MIMO通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5764.0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紫微;胡峰;骆绪龙;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4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孙盼峰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mimo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MIMO通信方法,通过根据MIMO通信系统中的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采集其功耗数值和信噪比数值,拟合得到各天线的功耗变化实时拟合曲线和信噪比变化实时拟合曲线,进而得到天线的工作参数变化实时拟合曲线,然后通过计算各工作参数变化实时拟合曲线的拐点时刻,得到对应各天线的拐点参数值,进而再分别得到表征各天线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指数,通过利用分别提前设置的两种阈值分别筛选工作性能较好的优选发射天线和优选接收天线,进而使得优选发射天线和优选接收天线进行协同工作,实现MIMO通信,提高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IMO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MIMO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采用MIMO通信技术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在当前利用MIMO技术所形成的MIMO通信系统中,发射端的发射天线以及接收端的接线天线数量通常较少,多数情况下发射天线数量和接收天线数量最多是四个,无法满足当下多用户对大容量通信的实际需求。另外,即便是MIMO通信系统采用了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而每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工作时的功耗情况以及自身信噪比情况不同,导致有相当数量的工作性能不佳的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也参与到针对信号的通信协作过程中,最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MIMO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大规模MIMO通信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规模MIMO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先统计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基站的天线总数量以及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的用户总数量,并对各天线进行标识处理;其中,该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的基准标记为Base,基站Base的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该基站Base的天线总数量标记为M,基站Base的发射天线总数量标记为M1,基站Base的接收天线总数量标记为M2,该基站Base上的第i个发射天线标记为Aeriai,send,该基站Base上的第j个接收天线标记为Aeriaj,receive,1≤i≤M1,1≤j≤M2,M=M1+M2,M1≥4,M2≥4;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的用户总数量标记为N,2≤N≤M;
步骤2,在基站的各天线上分别对应预先设置采集该天线功率数值的功率传感器以及检测对应天线信噪比的信噪比检测节点;其中,基站的发射天线Aeriai,send上所设置的功率传感器和信噪比检测节点分别对应标记为和基站的接收天线Aeriaj,receive上所设置的功率传感器和信噪比检测节点分别对应标记为和
步骤3,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采集时刻分别采集基站上的各天线所对应的功率样本数值和信噪比样本数值,形成分别对应各天线的工作参数样本数值集合;其中,预设时间段标记为T,预设时间段T内的预设采集时刻总数量标记为K,预设时间段T内的第k个采集时刻标记为tk,tk∈[0,T],1≤k≤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