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耐腐衬胶渣浆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5362.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明;杨文琪;崇超;马军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02;F04D29/22;F04D29/42;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耐腐衬胶渣浆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衬胶渣浆泵,包括泵体、主轴、主叶轮和磨料装置。主叶轮的两侧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主叶轮设置与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中,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表面上设置一层硬质衬胶保护层;磨料装置设置在进水口的前端,磨料装置包括磨料壳体,磨料壳体内设有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之间设有磨料球,磨料壳体包括磨料外壳和转动内壳,所述转动内壳与磨料外壳之间设有滚动机构,所述转动轮置于转动内壳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磨料装置在源头上削弱渣浆对渣浆泵的磨损能力,并且在内腔表面设置硬质衬胶保护层提高了渣浆泵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冲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耐腐衬胶渣浆泵。
背景技术
渣浆泵是用来输送固液混合物的泵,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焦化、环保等行业输送含有磨蚀性固体颗粒的浆料。如电力脱硫石灰石浆输送泵,石膏液排出泵、过滤器给料泵、吸收塔循环泵、回收泵输送等。如电厂水力除烟除灰、焦化脱硫及重介输送等。在化工产业,也可输送一些含有结晶的腐蚀性浆体。目前,渣浆泵的使用寿命普遍较低。现有渣浆泵耐磨性耐腐蚀性能一般,此类泵为高消耗产品,耐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和解决。
同时,现有技术的渣浆泵按材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金属渣浆泵,2、金属加橡胶内衬渣浆泵,3、金属加陶瓷内衬渣浆泵。金属的渣浆泵虽然强度高,刚性和韧性好,但是,存在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差,需要频繁更换过流件,设备维护成本高的问题;金属加橡胶内衬的渣浆泵,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也耐氯离子腐蚀,但是,也存在容易水解、脱落的问题,影响渣浆泵的使用;金属加陶瓷内衬的渣浆泵,尤其是碳化硅陶瓷内衬的渣浆泵,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较好,其性能尤其适合渣浆泵。但是,由于碳化硅陶瓷材料的需要高温烧结,能耗高,而且其硬度高,成型后加工困难,无法保证精度,因此,也无法保证密封性,同时,其脆性也导致了其与金属的连接和固定的困难,其强度低、脆性大的缺陷,也导致其容易产生结构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衬胶渣浆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耐磨耐腐衬胶渣浆泵,包括:
泵体,包括一个泵壳与泵盖,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一个内腔;
主轴,其设置在泵体内;
主叶轮,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
所述主叶轮的两侧为不封闭的,形成所述泵体的进水口;所述主叶轮的外圆具有一个环形的镂空槽,形成所述泵体的出水口,主叶轮设置在所述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中,所述泵壳与泵盖连接形成的内腔表面上设置一层硬质衬胶保护层;
所述衬胶渣浆泵还包括一个磨料装置,其设置在进水口的前端,磨料装置包括磨料壳体,所述磨料壳体内设有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之间设有磨料球,磨料壳体包括磨料外壳和转动内壳,所述转动内壳与磨料外壳之间设有滚动机构,所述转动轮置于转动内壳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磨料装置连接粗料输入管,粗料输入管和磨料壳体内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磨料外壳内壁的第一滑环和固定设置于转动内壳外壁的第二滑环,所述第一滑环与第二滑环之间设有滚珠,所述第一滑环与第二滑环上均开设有与滚珠相对应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上开设有多道弧形设置的流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渣浆泵还包括诱导轮,其套设在所述主轴两端。
进一步的,诱导轮的端部从小到大逐渐向外扩张,成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渣浆泵还包括密封环,其套设在所述主叶轮的外圆上;所述主叶轮通过密封环与泵体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水泵干油润滑结构及其润滑方法
- 下一篇:脱硫循环水用双吸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