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纸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4643.4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土珍;叶旭峰;叶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简彩纸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9/82 | 分类号: | D21H19/82;D21H23/34;D21H23/48;D21H2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敏纸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将原纸放在放卷机构上,利用涂布机构使用粒径相对较粗的涂料对原纸进行第一次预涂形成第一预涂层;步骤2):将步骤1)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步骤3):利用涂布机构对步骤2)中的原纸使用粒径相对较细的涂料进行第二次预涂,在第一预涂层上形成第二预涂层;步骤4):将步骤3)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步骤5):利用涂布机构对步骤4)中的原纸进行面涂,在第二预涂层上形成面涂层;步骤6):将步骤5)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步骤7):利用收卷机构把步骤6)中的原纸收集起来,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利润高的热敏纸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纸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纸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热敏纸是指涂布了含有生色材料经热信号激励而自身显色的信息记录纸。热敏纸是随着传真机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电子通讯事业的发展,热敏纸不仅以传真纸形式普及于个人家庭,更出现在商业、超市、银行、医院、机场等各个领域,其用途日趋广泛,品种日益增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据现有技术,热敏纸涂布工艺就是在原纸上先预涂一层,再面涂一层,最后进行压光。为了保证热敏纸的打印效果,通常会选用平滑度50S以上的原纸进行涂布,同时会采用压光工艺。而市场上原纸的平滑度30S左右的较多,这样造成原纸选择范围小;另一方面压光后涂布成纸的厚度有损失,压光会损失热敏纸厚度5微米左右,而热敏纸的售价与厚度有关联,越厚价格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利润高的热敏纸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敏纸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将原纸放在放卷机构上,利用涂布机构使用粒径相对较粗的涂料对原纸进行第一次预涂形成第一预涂层;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
步骤3):利用涂布机构对步骤2)中的原纸使用粒径相对较细的涂料进行第二次预涂,在第一预涂层上形成第二预涂层;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
步骤5):利用涂布机构对步骤4)中的原纸进行面涂,在第二预涂层上形成面涂层;
步骤6):将步骤5)中的原纸通过烘箱进行烘干;
步骤7):利用收卷机构把步骤6)中的原纸收集起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预涂进行两次,通过涂布机构实现,第一次预涂打底涂布,用颗粒粗的涂料,原纸的平滑度得到改善,第二次预涂用新鲜的涂料(颗粒细),涂布表面平滑度高,不需要进行压光工序,进行两次预涂和一次面涂,对原纸要求相对较低,原纸选用平滑度为30s的就可以,涂布成纸厚度有优势,同等价格客户希望纸张的厚度大些,利用两次预涂,将涂布成纸的平滑度提高,最终不需要压光也能保证成纸的质量,成本低且利润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预涂和第二次预涂为串联供料,第一次预涂的涂料是第二次预涂料回流过去的,所以粒径会大些,这样涂布质量稳定,实现在平滑度低的纸上不用压光方法涂布出高厚度的合格产品,现有技术必须选用原纸平滑度为80S的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第一次预涂中涂料的D50粒径为5~15μm,D90粒径为25~35μm,D50粒径优选为5、10和15μm,D90粒径优选为25、30和35μm,能很大程度使原纸的平滑度得到改善,这是粒径相对较粗的涂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烘箱的温度为100~200℃,烘箱的长度为10~20m,原纸在烘箱移动的速度为4~8m/s,烘箱温度优选为100、150和200℃,烘箱的长度优选为10、15和20m,原纸在烘箱移动的速度优选为4、6和8m/s,烘干效率高,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简彩纸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简彩纸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