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压二极管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4373.7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志锋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H01L29/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压二极管 折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压二极管折弯机,其结构包括有其结构包括有机体、防尘门、二极管折弯装置、稳压二极管,机体外装有防尘门,机体内置有二极管折弯装置,二极管折弯装置上放置有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液压缸、顶板、折弯辅助机构、折弯辊、二极管限位机构、底板、二极管夹紧机构、折弯辊置放座、二极管限位压块的结合设置,可一次性对较多的稳压二极管进行折弯,折弯效率高,能够保证二极管两端的引脚在同一点位进行90度折弯,折弯效果好,可使两个引脚的折弯角距离二极管管端面一致,从而能保证引脚与电路板的焊接插孔位置相对,利于稳压二极管的放置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稳压二极管折弯机。
背景技术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面接触型半导体硅二极管,具有稳定电压的作用,通过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措施和使用时限制反向电流的大小,能保证稳压管在反向击穿状态下不会因过热而损坏,稳压二极管焊接在电路板前需要对其两端的引脚进行90度折弯,现有的折弯设备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在对二极管进行折弯时,不能保证二极管两端的引脚在同一点位进行90度折弯,使得两个引脚的折弯角距离二极管管端面不一致,使得引脚不能与电路板的焊接插孔位置相对,从而不利于二极管的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压二极管折弯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压二极管折弯机,其结构包括有机体、防尘门、二极管折弯装置、稳压二极管,所述机体外装有防尘门,所述机体内置有二极管折弯装置,所述二极管折弯装置上放置有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极管折弯装置包括有液压缸、顶板、折弯辅助机构、折弯辊、二极管限位机构、底板、二极管夹紧机构、折弯辊置放座、二极管限位压块,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折弯辊置放座,所述折弯辊置放座上放置有折弯辊,所述底板上设有二极管限位机构、二极管夹紧机构、折弯辊置放座,所述二极管夹紧机构的上方设有二极管限位压块,所述二极管限位压块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面两端还连接有折弯辅助机构,所述顶板垂直连接于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折弯辊置放座连接于机体的工作台,所述二极管夹紧机构上放置有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与折弯辅助机构、折弯辊、二极管限位机构、二极管夹紧机构接触。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折弯辅助机构包括有绝缘长条盒、第一转辊、第二转辊、传动带、微型电机、第三转辊、橡胶垫板、电磁铁块,所述绝缘长条盒内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与第三转辊连接,所述第三转辊、第一转辊、第二转辊与传动带配合,所述传动带的外壁固定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上均布有电磁铁块,所述电磁铁块朝向折弯辊,所述绝缘长条盒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绝缘长条盒一个底角为弧状。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折弯辊为圆柱体结构设置且外表面为光滑面,所述折弯辊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折弯辊置放座包括有基座、勾型槽、缓冲垫,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勾型槽,所述勾型槽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基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与折弯辊接触。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极管限位压块包括有内弹簧、空心块、压块、橡胶套,所述空心块内置有内弹簧,所述内弹簧的一端贯穿于空心块的通孔而与压块连接,所述压块套置有橡胶套,所述空心块与顶板垂直连接,所述橡胶套位于稳压二极管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极管限位机构包括有上L型齿条板、一号圆盘、一号限位板、下L型齿条板、齿轮驱动组、二号圆盘、二号限位板,所述齿轮驱动组与上L型齿条板、下L型齿条板相啮合,所述下L型齿条板通过二号圆盘与二号限位板相接,所述上L型齿条板通过一号圆盘连接于一号限位板,所述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相互平行,所述一号圆盘、二号圆盘、齿轮驱动组中心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志锋,未经郭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