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4286.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尤肖虎;赵涤燹;顾鹏;张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11/24 | 分类号: | H03H11/24;H03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高精度 衰减器 | ||
1.一种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差分8dB衰减单元、差分0.5dB衰减单元、差分4dB衰减单元、第二差分8dB衰减单元、差分2dB衰减单元、差分1dB衰减单元和第三差分8dB衰减单元,所述的各差分衰减单元均由上下两个单端半电路以中心轴H对称构成;
所述第一差分8dB衰减单元(100、110)、第二差分8dB衰减单元(400、410)和第三差分8dB衰减单元(700、710)的器件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差分8dB衰减单元(100、110)和第三差分8dB衰减单元(700、710)使用相同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0.5dB衰减单元和差分1dB衰减单元采用差分简化式T型结构,差分2dB衰减单元和差分4dB衰减单元采用差分电容补偿式T型结构,第一差分8dB衰减单元、第二差分8dB衰减单元和第三差分8dB衰减单元采用差分电容补偿式Π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8dB衰减单元、差分0.5dB衰减单元、差分4dB衰减单元、第二差分8dB衰减单元、差分2dB衰减单元、差分1dB衰减单元和第三差分8dB衰减单元包括上侧衰减单元(100、200、300、400、500、600、700)和下侧衰减单元(110、210、310、410、510、610、7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简化式T型结构由两个相同的单端简化式T型结构构成,其单端半电路(200、600)由第一晶体管(201、601)和第一电阻(202、602)组成,其中:第一晶体管(201、601)的栅极接数字控制电压,漏极接第一电阻(202、602)的一端,源极与另一单端半电路(210、610)相接;第一电阻(202、602)的另一端连接于信号通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高精度差分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电容补偿式T型结构由两个相同的单端电容补偿式T型结构构成,其单端半电路(300、500)由第二晶体管(301、501)、第二电阻(303、503)、第一电容(302、502)、第三电阻(304、504)、第四电阻(305、505)及第三晶体管(306、506)组成,其中:第二电阻(303、503)和第一电容(302、502)并联,第二晶体管(301、501)的栅极接数字控制电压,漏极接第二电阻(303、503)和第一电容(302、502)的一个公共端,源极与另一单端半电路(310、510)相接;第二电阻(303、503)和第一电容(302、502)的另一个公共端分别接第三电阻(304、504)的一端和第四电阻(305、505)的一端,第三电阻(304、504)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305、50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信号通路上;第三晶体管(306、506)的栅极接数字控制电压,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于信号通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2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