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252.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蓝藻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包括悬浮浮筒、水下潜污泵、平衡板、喇叭导流口和收集槽,平衡板上设置有喇叭导流口,平衡板上位于喇叭导流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装置,平衡板下方设置有收集槽,喇叭导流口的出料口位于收集槽内;收集槽的出料口通过水下潜污泵连接有输送管软。本发明清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去除水面蓝藻,恢复水体与空气接触,提升水体溶解氧,恢复水体生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蓝藻收集打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的危害与天敌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
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820398227.X,专利名称:一种自平衡的悬浮式蓝藻收集装置,申请日:2018-03-23,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的悬浮式蓝藻收集装置,包括蓝藻收集器组件和水泵电气组件,蓝藻收集器组件包括蓝藻收集器、双耳浮球、连接翼、穿孔浮球支架组件、支座、出水管和防护罩;所述穿孔浮球支架组件包括穿孔浮球、托板、托板支架、调节臂、丝杆丝套和升降丝杆,支座上部开设有多个导水孔,导水孔连通出水管,防护罩安装于所述支座的底部,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外接通孔。本发明通过蓝藻收集器组件的结构设计,可根据蓝藻的漂浮厚度调整蓝藻收集器沉入水中的高度,并在捕捞过程中自动维持系统平衡,实现捕捞可控制的机械化方式,大大提高蓝藻捕捞效率,实现收集蓝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污染,达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包括悬浮浮筒1、水下潜污泵2、平衡板3、喇叭导流口4和收集槽5,
所述平衡板3上设置有喇叭导流口4,所述平衡板3上位于喇叭导流口4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平衡板3下方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喇叭导流口4的出料口位于收集槽内6;
所述收集槽5的出料口通过水下潜污泵2连接有输送管软7。
优选的,升降装置包括悬浮浮筒1、调节螺栓8和调节杆9,所述悬浮浮筒1内穿设过调节杆9架设在平衡板3上,所述调节杆9在靠近悬浮浮筒1上方一侧和靠近平衡板3下表面一侧均设置有调节螺栓8。
优选的,一对所述悬浮浮筒1对称设置,一对所述悬浮浮筒1连线中轴线与平衡板的竖直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输送管软7远离收集槽5的一端通过硬管连接至存储装置10。
优选的,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通过船体进行驱动牵引和收集。
优选的,浮动式蓝藻收集装置通过拉绳进行驱动牵引和收集。
优选的,喇叭导流口4偏心设置在平衡板3上,所述平衡板3呈八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清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去除水面蓝藻,恢复水体与空气接触,提升水体溶解氧,恢复水体生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
1、悬浮浮筒;2、水下潜污泵;3、平衡板;4、喇叭导流口;5、收集槽;7、输送管软;8、调节螺栓;9、调节杆;10、存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