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3071.8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晗;弓辉;于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兴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20/08;B01J20/30;B01D53/86;B01D53/81;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e co 二元 脱硫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量的Ce(NO3)3·6H2O和Co(NO3)2·6H2O溶于去离子水中;S2、在剧烈搅拌下,完成搅拌后进行下一步操作;S3、将氧化铝小球置于溶液中;S4、将小球抽滤、先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冲洗;S5、在烘箱中进行干燥;S6、将制成的样品在马弗炉中加热,自然冷却后备用,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Co‑Ce复合金属氧化物中的Co和Ce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使其表面的活性氧化物较多,特别适合催化氧化反应,而且脱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消耗大量的电力就可以实现尾端脱硫工作,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晶型结构上,可以分为钙钛矿型、烧绿石型、尖晶石型、萤石型、白钨矿型和岩盐型等;按照组成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可分为整比和非整比复合氧化物;按照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前过渡元素复合氧化物、稀土复合氧化物、铁基复合氧化物等;
但是目前的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对于Ce-Co提取效果低,造成脱除效率低,并且使用寿命短,消耗了大量电力与物力,却不能推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对于Ce-Co提取效果低,造成脱除效率低,并且使用寿命短,消耗了大量电力与物力,却不能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e-Co二元脱硫剂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一定量的Ce(NO3)3·6H2O和Co(NO3)2·6H2O溶于去离子水中;
S2、在剧烈搅拌下,完成搅拌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S3、将氧化铝小球置于溶液中;
S4、将小球抽滤、先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冲洗;
S5、在烘箱中进行干燥;
S6、将制成的样品在马弗炉中加热,自然冷却后备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中将Na2CO3水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直至pH值达到9.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置于溶液后老化2-4h。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在烘箱中75-85℃干燥10-14h。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6中马弗炉以10℃/min的速度升值350℃并保温4-6h。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Co/Ce的原子比为3/1,柠檬酸/(Co+Ce)的摩尔比为1/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中剧烈搅拌1.5-2h。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加热老化75-85℃,时间为3-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Co-Ce复合金属氧化物中的Co和Ce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使其表面的活性氧化物较多,特别适合催化氧化反应,而且脱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消耗大量的电力就可以实现尾端脱硫工作,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兴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兴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