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末级分流主叶轮的2级或多级离心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2354.0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巨堂;何艺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7/06;F04D7/04;F04D7/02;F04D29/42;F04D29/70;F04D13/06;F04D13/04;F04D13/02;F04D13/08;H02K9/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分流 叶轮 多级 离心泵 | ||
一种使用末级分流主叶轮的2级或多级离心泵,使用冲洗液的离心泵KPUMP对液料1F比如含固体渣油的分流排料输送,其末级主叶轮NS被称为分流叶轮,通常其直径低于次末级主叶轮MS的直径;叶轮MS排出液MP至少分为2路,部分MP排出泵腔作为第一输出液1P,部分NP经过NS增压后与冲洗液混合最后排出泵腔作为第二输出液2P,便于2P中冲洗液的回收利用;最简单结构是2级叶轮泵,第一级叶轮作为MS,第二级叶轮作为NS,大部分1F进入1P中,少部分1F进入2P中;小直径分流叶轮,可降低冲洗油流量,降低NS扬程、降压功耗、降低叶轮轴向力,简化泵腔结构,缩小泵腔体积,泵轴可悬臂支撑并可立式布置、直径宜粗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末级分流主叶轮的2级或多级离心泵,适用于使用冲洗液的离心泵KPUMP对液料1F比如含固体渣油的分流排料输送,其末级主叶轮NS被称为分流叶轮,通常其直径低于次末级主叶轮MS的直径;叶轮MS排出液MP至少分为2路,部分MP排出泵腔作为第一输出液1P,部分MP经过末级主叶轮NS增压后与冲洗液混合最后排出泵腔作为第二输出液2P,便于2P中冲洗液的回收利用;最简单结构是2级叶轮泵,第一级叶轮作为MS,第二级叶轮作为NS,大部分1F进入1P中,少部分1F进入2P中;小直径分流叶轮,可降低冲洗油流量,降低NS扬程、降压功耗、降低叶轮轴向力,简化泵腔结构,缩小泵腔体积,泵轴可悬臂支撑并可立式布置、直径宜粗大;可组合使用无轴封电机如屏蔽电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主介质1F,指的是需要通过泵输送的工艺流体,可以是含固浆液或液体,也可能含有少量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气相或气泡;加压前的主介质1F,自泵壳主介质进口1FN进入主叶轮腔,经主叶轮升压后,自增压后主介质排口APN排出。
本发明所述离心泵的后泵腔KV,指的是距后泵盖30最近的后侧主叶轮KS的后盖板63与泵壳之间的腔体,通常是最后一级主叶轮的后盖板63与泵腔后盖30之间的腔室。
本发明所述离心泵的后泵腔冲洗液CXY,指的是冲洗后泵腔KV的冲洗液。
本发明所述后泵腔冲洗液CXY,通常,它经过后泵腔KV的主体流向是,先进入后泵腔KV的靠近泵轴(或轴套)的内侧区域,然后流过后泵腔中间区域到达后泵腔KV的远离泵轴的外侧区域,然后离开后泵腔KV,继续流动排出泵体。
本发明所述背叶片BYP,指的是设置在后泵腔KV内可以随泵轴旋转的叶片,可以是主叶轮背叶片64。
本发明所述主叶轮背叶片64,指的是距离后泵盖30最近的主叶轮KS的后盖板63的背面上设置的叶片。
本发明所述冲洗液CXY经过后泵腔KV的主体流向是,先进入后泵腔KV靠近泵轴的内侧区域,然后到达后泵腔KV的远离泵轴的外侧区域,然后离开后泵腔KV,并继续流动排出泵体。
本发明所述后泵腔冲洗液CKY,当离心泵设置背叶片BYP时,冲洗液CXY经过后泵腔KV的主体流向是,先进入背叶片BYP的内侧入口区域,然后流过背叶片腔由背叶片BYP施加能量后甩出背叶片腔,然后离开后泵腔KV,继续流动排出泵体。
常规离心泵,不设专用的后泵腔冲洗液排放口BPN,后泵腔冲洗液与主介质在泵腔内混合后一并排出泵腔,此时,后泵腔冲洗液的排出路径系统:离开后泵腔的增压后冲洗液进入增压后主介质的流道腔内,与增压后主介质混合后一并流动,最终,一并经增压后主介质排口APN排出泵腔体,由于增压后冲洗液与增压后主介质完全混合在一起,其优点是泵壳排料结构简单、紧凑,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①无法低成本回收冲洗液组分,因为数量较少的增压后冲洗液已经被大量的增压后主介质稀释;当冲洗液价值高于主介质时,会造成冲洗液价值降低,损失很大;
②增压后主介质被冲洗液污染,增加后续处理系统的规模。
本发明涉及固体颗粒浓度高、沥青质浓度高的浆液的输送,以下以此为例描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