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_Net网络的光学镜片表面划痕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041.5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薛萍;王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6T7/00;G06T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_net 网络 光学镜片 表面 划痕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U_Net网络的光学镜片表面划痕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划痕检测系统的流程结构:
建立了专用的图像采集平台,研究以同轴光源为基础的照明单元,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上位机并制作图像训练集,再经过U_Net深度学习网络训练得到高精度划痕特征图像,在此基础上实现划痕与相似疵病的区分,最后通过对应算法完成针对划痕的位置,数量,长宽的测量;
步骤二:影响图像采集质量因素分析:
采取基于同轴光源的照明单元,同轴光的定义为光源通过漫射板发散打到半透半反射分光片上,该分光片将光反射到物体上,再由物体反射到镜头中;检测物体平整光滑表面的碰伤、划伤、裂纹和异物;通过计算机控制对比不同颜色,强度的光照环境采集的图像,综合得到更加完整准确的图像信息;
步骤三:划痕图像与其他相似疵病的区分研究:
采用RGB三通道u_net网络对划痕图像进行分割,通过对三种色彩通道分别卷积,实现对划痕边缘更精确的体现;通过实验寻找最佳光照条件,同时尽可能提高相机分辨率,保证图像原始特征,为后续的深度学习训练提供高精度样本,提高检测精度;
步骤四:划痕检测算法研究:
检测划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定位,数量统计与长度测量;
4.1、区域定位与数量统计拟采用轮廓查询法实现,首先对划痕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在获得轮廓图像后遍历像素提取轮廓像素的四个顶点坐标A(x1,y1),B(x2,y2),C(x3,y3),D(x4,y4)限定划痕区域,通过坐标点差值得到划痕区域的长度与宽度,输出其坐标位置并统计划痕数量;
4.2、划痕长度测量拟采用K3M算法,K3M骨架提取算法是一种连续迭代算法,由七个步骤的迭代部分和末端的单个额外步骤组成,获取划痕骨架后,对划痕骨架像素点进行统计获取划痕的弧长;划痕弧长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L为划痕区域的弧长,单位为mm,lp为单个像素对应的实际长度,单位为mm;g(x,y)表示划痕经K3M算法骨架提取后的连通域像素点;最后根据像素与真实长度换算的到像素代表的实际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0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