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1857.6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顾约明;邵慧江;戴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智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547 | 分类号: | B26D1/547;B26D5/08;B26D7/26;D06H7/00;A43D8/02 |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鸿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3 | 代理人: | 马鸿杰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鞋底 切割 数控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Y轴可控滑动架,Y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第一上X轴可控滑动架和第一下X轴可控滑动架,Y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布料通道,第一上X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第一储丝筒,第一下X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的第二储丝筒,第一储丝筒和第二储丝筒之间绕设有金属切割线。这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配合控制程序能够方便快速的将布料切割成鞋底状,适合多层厚布的切割,省时省力,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底切割,解决现在传统手工纳鞋底效率低,质量不统一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鞋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从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布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具有相对柔软、舒适、轻巧、冬保暖、夏透气的特性,由古到今受到人民的喜爱。千层底布鞋因其做工复杂,全靠手工制作的特殊制造方法,一度被现代化学工业和皮车业生产的鞋类所代替,但因柔、舒、轻、透、暖优点,又使人民难以忘怀,以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的布鞋,真正的千层底布鞋的鞋底由于布层多,总厚度较厚,纳鞋底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纳制一双千层底布鞋的鞋底耗时需要长达2天的时间,效率低,而且人工纳鞋底针码的分布均匀度差,纳底的线松紧度不一,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因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只是在很少的能有时间和经验并身体健康的老人们的手中难得流出几双,无法批量提供,而市场上流通的所谓千层底布鞋与传统的千层底布鞋更是无法相比,底薄且硬,更是无法达到寿命长、穿着柔、舒、轻、透、暖的目的。
在纳鞋底的数控机床研发过程中,提出过采用类似服装行业的切割方式,尝试采用刀片切割、激光切割、水刀切割等切割方式,但是刀片切割由于布层较厚,刀具无法顺利的转弯,导致切割出的弧线不匀称,且容易导致刀片折断;而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同样由于布层厚度大,切割耗费时间长,另一方面会由于高温引燃布层导致火灾危险;水刀切割的水中含有切割砂,不仅会导致布层湿掉,而且水切割时的切割砂回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这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能够以数控方式控制金刚纱线在叠合的布层上切割出鞋底,适合多层厚布的切割,省时省力,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底切割,解决现在传统手工纳鞋底效率低,质量不统一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Y轴可控滑动架,所述Y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第一上X轴可控滑动架和第一下X轴可控滑动架,所述Y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布料通道,所述第一上X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第一储丝筒,所述第一下X轴可控滑动架上设置有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的第二储丝筒,所述第一储丝筒和所述第二储丝筒之间绕设有金属切割线。这种龙门式纳鞋底切割数控机床在使用时,布料从布料通道以及第一上X轴可控滑动架和第一下X轴可控滑动架之间穿过,第一储丝筒和第二储丝筒转动带动金属切割线进行切割,通过X轴可控滑动架和Y轴可控滑动架的移动能够控制金属切割线的切割位置,配合控制程序能够方便快速的将布料切割成鞋底状,适合多层厚布的切割,省时省力,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底切割,解决现在传统手工纳鞋底效率低,质量不统一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智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智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