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及注塑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1841.5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军;胡春生;洪炼;何爱菲;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8 | 分类号: | B29C45/6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式锁模 机构 注塑 | ||
一种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尾板和推板,定模板和尾板之间设置有拉杆,还包括前肘杆、第一后肘杆、第二后肘杆和连接肘杆,第一后肘杆和第二后肘杆的一端均与尾板铰接、另一端均与前肘杆的一端铰接,前肘杆的另一端与动模板铰接,推板上设有铰接孔,连接肘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孔上设置铰接轴与推板连接,连接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后肘杆、第二后肘杆铰接;尾板上设有导向杆,推板的两侧设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过导向孔。本发明的锁模机构的推板不通过四根拉杆进行导向,而是通过尾板上的导向杆进行导向,小肘杆对推板的作用力是通过铰接点的轴传递的,不会对推板产生弯矩作用,消除了推板因弯矩过大而断裂失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锁模机构为塑料注射成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的安装、开合、制品的顶出等功能都是由它来实现。肘杆式锁模机构以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占据了大部分的塑料注射成型机市场,其中又以肘杆内翻式锁模机构(即开模时肘杆向机构内部翻转)为主,而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即开模时肘杆向机构外部翻转)因推板设计难度大,易承受大弯矩而破坏失效,一直难以被市场所接受,市场存量及在产都极少,其推板结构多设计成四边框式模板结构,因结构复杂只能通过铸造生产,材质为铸铁或铸钢,同动模板一样利用四根拉杆进行导向,结构笨重、成本高昂,且由于利用四根拉杆进行导向,在高压锁模时,小肘杆对推板上下边梁的推力,极易形成大弯矩,因此推板易断裂失效。但相比肘杆内翻式锁模机构,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有其先天性的优点,一是开模行程可以做得大,这对于成型深腔制品是非常有利的;二是动模板是中心受力,变形小,这对于成型精密制品、减少制品飞边及保护模具等都是非常有利的,如能从设计上解决推板因承受弯矩过大而失效的问题,成本上控制合理,外翻式锁模机构必将得到市场认可。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消除弯矩、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的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及注塑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肘杆外翻式锁模机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尾板和推板,所述定模板、动模板、尾板和推板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定模板和尾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拉杆,拉杆穿过动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肘杆、第一后肘杆、第二后肘杆和连接肘杆,第一后肘杆和第二后肘杆的一端均与尾板铰接、另一端均与前肘杆的一端铰接,前肘杆的另一端与动模板铰接,推板活动设置于第一后肘杆与第二后肘杆之间,推板上设有铰接孔,连接肘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孔上设置铰接轴与推板连接,连接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后肘杆、第二后肘杆铰接;尾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推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过导向孔,推板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所述第一后肘杆上下对称设置在锁模机构上,第二后肘杆上下对称设置在锁模机构上,第一后肘杆与第二后肘杆相互左右对称设置,前肘杆上下对称、左右对称设置在锁模机构上,前肘杆与动模板的铰接处靠近动模板的中心。
所述第一后肘杆和第二后肘杆均为两片结构、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和外杆均与尾板、前肘杆铰接,内杆上设有凸起,连接肘杆的另一端与凸起铰接。
所述尾板的前侧设有向外凸出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板,侧板上一体设置有上铰耳、下铰耳和凸块,内杆、外杆均与上铰耳的铰接,内杆、外杆均与下铰耳的铰接,凸块上设有推板导孔,推板导孔关于尾板的竖直中心面对称设置,或推板导孔关于尾板的竖直中心面、水平中心面对称设置;导向杆穿过导向孔后插入推板导孔内;内杆位于侧板的内侧,内杆与上铰耳的铰接处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内杆与下铰耳的铰接处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外杆位于侧板的外侧。
所述上铰耳与下铰耳上下对称设置,凸块连接于上铰耳与下铰耳之间,尾板的四角设有拉杆孔,拉杆孔凸出于侧板的外部、并与每个上铰耳或下铰耳一一对应,拉杆插入拉杆孔内。
所述尾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尾板驱动连接,动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助力及救援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板打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