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氮排放的改进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1465.X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庆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9/08 | 分类号: | F23C9/08;F23N3/00;F23J15/02;F23J15/06;F23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氮 排放 改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超低氮排放的改进装置,涉及燃烧设备及其尾气排放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燃烧炉、第一缓冲保温罐、第二缓冲保温罐、螺旋升温管和SCR脱硝催化剂,燃烧炉的内部固定有螺旋升温管,燃烧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保温罐,燃烧炉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保温罐,第一缓冲保温罐和第二缓冲保温罐下方的燃烧炉两侧壁上皆贯通固定有进气分管,进气总管的另一端通过集气罩与鼓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排放口内放置有SCR脱硝催化剂。本发明通过螺旋升温管、SCR脱硝催化剂、燃烧炉、鼓风机、进气分管、第一缓冲保温罐、第二缓冲保温罐,解决了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无法实现超低氮排放和锅炉燃烧过程中的余热无法回收、进气量无法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设备及其尾气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超低氮排放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近几年连续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文件来看,各地环保局对当地企业强制要求并执行燃煤锅炉更换为低氮燃气锅炉,普通的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普通的燃气锅炉尾气排放的有害颗粒物,例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氮氧化物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为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反应生成。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它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燃烧理论将NOx的生成分为热力型NOx(Thermal NOx)、快速型NOx(Prompt NOx)和燃料型NOx(FuelNOx)。天然气中含氮量较低,因此,燃料型NOx不是其主要的控制类型。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有局部高温区,则在这些区域会生成较多的NOx,它可能会对整个燃烧室内的NOx生成起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为了在燃料锅炉的燃烧过程中,降低氮氧化物的含量,形成超低氮排放来保证环境标准,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其中最简单,最高效的也就是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使其达标,同时烟气中的热量无法加以充分的利用,并且无法控制进气量,其中,热力型NOx还可以通过最小化过剩氧量、延迟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将锅炉燃烧容量降至某一程度,但是现有的燃烧方式能够将烟气处理到超低氮排放的标准还尤为困难,燃烧排放的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超低氮排放的改进装置,通过螺旋升温管、SCR脱硝催化剂、燃烧炉、鼓风机、进气分管、第一缓冲保温罐、第二缓冲保温罐,解决了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无法实现超低氮达标排放和锅炉燃烧过程中的余热无法回收利用、进气量无法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超低氮排放的改进装置,包括燃烧炉、第一缓冲保温罐、第二缓冲保温罐、螺旋升温管和SCR脱硝催化剂,所述燃烧炉的内部固定有螺旋升温管,用于将回流的烟气进行升温处理,所述燃烧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保温罐,所述燃烧炉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保温罐,用于保温储存烟气使用,配合外部设备实现余热利用,所述燃烧炉的下方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端贯穿燃烧炉底部固定有燃烧喷头,燃烧器配合燃烧喷头实现燃烧操作,所述第一缓冲保温罐和第二缓冲保温罐下方的燃烧炉两侧壁上皆贯通固定有进气分管,所述进气分管的一端通过中空连接座与进气总管贯通连接,所述进气总管的另一端通过集气罩与鼓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利用鼓风机将外界空气导入,通过进气总管输出,进气分管进行分批次输送,所述燃烧炉的前侧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内放置有SCR脱硝催化剂,排放口内设置SCR脱硝催化剂,实现排放前的最后一步脱硝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内的螺旋升温管上端通过第一回流管与第一缓冲保温罐内贯通连接,且第一回流管的底端位于第一缓冲保温罐内部的上端,所述燃烧炉的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排烟管,所述第一排烟管的尾端贯穿第一缓冲保温罐的上端并伸入第一缓冲保温罐内部的底端,第一排烟管用于将烟气导出,进入第一缓冲保温罐内进行烟气暂时储存,并实现余热利用,再通过第一回流管回流,再次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庆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庆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快充钢丝线缆
- 下一篇:堆叠式电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