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电缆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1461.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满翔翔;陈思靖;吴章玉;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电缆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电缆的制备工艺,包括缆芯的选材以及加工,内保护壳的选料以及加工,护套、内保护壳、外保护壳以及缆芯之间的粘接。本发明在使用寿命上得到延长,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制备的工艺能够保证电缆的强度,电缆的防火性能高,若是缆芯温度过高,降低发生火灾的概率,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减低后期对电缆的维护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电缆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现有市场上的电缆防干扰以及耐弯折的性能较差,从而使得电缆在使用寿命上存在隐患,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制备的工艺无法保证电缆的强度,电缆的防火性能低,若是缆芯温度过高,极易容易发生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电缆的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具备抗干扰以及防火的缺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电缆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铜板作为原材料,放置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待铜板完全熔化后,将熔融状态下的铜水注入轧制机中自然冷却2-3小时后进行轧制,轧制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轧制完成后将材料转移至拉丝机内,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者数道拉伸磨具的模孔,将金属导体在高温下拉成金属丝,在35-45℃的条件下,将金属丝表面打磨光滑,然后在200-30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初步退火处理,且初步退火时间为30-50s,完成后,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形成缆芯;
S2、将S1中处理后的缆芯置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待绝缘材料干燥后,将缆芯置于入挤出机内,并通过挤出机加工后挤压,挤压出的电缆进入隧道炉烘烤,直到混合物完全固化成型,形成护套
S3、完成S2步骤后,将完成的铜丝进行单丝退火处理;
S4、将多道铜丝进行捆扎以及绞线,并将完成捆扎以及绞线铜丝导入内保护壳中,并向内保护壳内导入绝缘橡胶颗粒;
S5、内保护壳的原料选取:有机硅树脂47-52份、氯丁橡胶22-28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9-11份、氧化硼8-11份、玻璃纤维粉8-14份、阻燃剂7-9份、固化剂1-3份、分散剂1-3份、抗老化剂1-3份
S6、将有机硅树脂、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氧化硼、玻璃纤维粉、阻燃剂、固化剂、分散剂以及抗老化剂同时置于混合搅拌器内,并在300-40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熔炼,待完全熔炼后,形成混合物,并过滤出混合液内的杂质;
S7、将制备好的内芯通过热粘胶粘接在内保护壳的内侧,同时在内保护壳的外表面均匀涂抹热粘胶,将外保护壳粘接在内保护壳的外表面。
优选的,在完成S7步骤后,将S2步骤中制备的护套通过热粘接的方式粘接在外保护壳的外表面。
优选的,S3步骤的单丝退火处理具体包括,将铜丝加热到200-300摄氏度,加热完成后保温2-3小时,随炉缓冷到室温或缓冷到温度500~600摄氏度后出炉。
优选的,S4步骤中采用同心复绞的方式,将多根单丝胶合而成。
优选的,为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铰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以及圆形。
优选的,再次向护套外表面均匀喷涂耐腐蚀材料,待其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接输电线路泄漏电流监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筒进料用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