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基于大数据云端对账模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1273.9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寇永聪;杨海涛;张程;范天才;胡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集致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Q40/00;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云端 模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基于大数据云端对账模块方法,将云端数据库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在个移动终端中进行交互传输;选择三种记账模式,针对S2中所选择的点工/包工考勤类记账模式进行操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移动终端基于吉工家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操作使用,使记账更方便,数据自动备份永不丢失,同时管理者可以用其找项目,找工人,丰富建筑工友业余生活,工头同步记工账单给建筑公司,解决建筑企业用工实名制,且记账操作基于移动终端和云端数据库之间的以太网连接,以太网经过加密认证,防止数据泄露,更加安全,还有效防止上传数据失败或本地数据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端对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基于大数据云端对账模块方法。
背景技术:
云数据(Cloud data)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的技术与平台的总称,而对于基于云而言的大数据时代,很多工作均可以通过云端数据进行优化,其中记账便是其中一种。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云端数据多为人工记录再通过特定终端键入数据,再保存至云端数据库,操作还是很繁琐,效率低下,难以远程调度调整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为基于大数据云端对账模块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为基于大数据云端对账模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云端数据库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在个移动终端中进行交互传输;
S2、选择三种记账模式:
(1)、点工/包工考勤类记账模式;
(2)、借支类记账模式;
(3)、包工类记账模式。
S3、针对S2中所选择的点工/包工考勤类记账模式进行操作:
(1)、选择记工日期;
(2)、选择工作时长;
(3)、选择加班时长;
(4)、选择记账对象工人;
(5)、选择记工的项目;
(6)、对工人设置工资模版;
(7)、根据(3)、(4)步骤的时长,和工资模版,自动计算出当天的工资。
S4、针对S2中所选择的包工类记账模式进行操作:
(1)、选择记工的项目;
(2)、选择记账对象工人;
(3)、选择分项;
(4)、选择工程量;
(5)、填写单价;
(6)、根据(4)、(5)步骤,自动计算;
(7)、最终形成包工头(班组长)对农民工(工人)的一笔账。
S5、针对S2中所选择的借支类记账模式进行操作;
(1)、选择记工的项目;
(2)、选择记账对象工人;
(3)、填写金额;
(4)、最终形成包工头对农民工的一笔账。
S6、记账结束后注销登录,关闭移动终端后台程序
作为优选,所述S1中的移动终端基于吉工家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操作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集致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集致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