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0218.8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鹏;张书琦;程涣超;汤浩;李熙宁;李金忠;张贺军;杨海涛;谢佳;吴兴旺;丁国成;李昕晔;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G02B6/44;H01F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光纤 变压器 套管 内部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绝缘支撑板,将其进行固化后进行检测;S2、将荧光光纤进行固定,将其固定在绝缘支撑板表面;S3、接着将绝缘支撑板表面的光纤添加固定带,保证正常的固定;S4、将其放置在变压器套管中,并进行固定;S5、固定后进行检测,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首先将光纤的固定与外接的管道分开处理,接着实现了正常的的绝缘固定,从而将光纤的支撑物得到很好的确定,防止了电磁波的干扰或者是信号的谐振影响,然后将其固定在变压器套管中,更加便捷与迅速,而且便于后期的检测与维护,而后期也便于了正常的固定,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光纤技术领域,具体为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光纤是在纤芯和包层中掺入了荧光物质和某些稀有元素构成的。荧光物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使自身被激发,随之向各个方向发射出荧光,其中辐射方向满足纤芯-包层界面全反射条件的荧光将沿着光纤轴向传输;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不能便于其正常的固定与安装,造成后期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信号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不能便于其正常的固定与安装,造成后期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信号的传输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荧光光纤在变压器套管内部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绝缘支撑板,将其进行固化后进行检测;
S2、将荧光光纤进行固定,将其固定在绝缘支撑板表面;
S3、接着将绝缘支撑板表面的光纤添加固定带,保证正常的固定;
S4、将其放置在变压器套管中,并进行固定;
S5、固定后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绝缘支撑板通过硫酸盐木浆进行制作,将其制作成纸板,并为瓦楞纸,制作中,去除杂物,并进行过滤与除渣。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荧光光纤不能进行弯折,固定中,保持直线固定,并进行相应的定位,固定中不能伤害荧光光纤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固定带为绝缘固定带,并进行粘接固定,必要的时候,进行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将绝缘支撑板和光纤放置在变压器套管中,并进行固定,固定采用填充、粘接、卡合、限位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通过信号检测器进行信号传输的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首先将光纤的固定与外接的管道分开处理,接着实现了正常的的绝缘固定,从而将光纤的支撑物得到很好的确定,防止了电磁波的干扰或者是信号的谐振影响,然后将其固定在变压器套管中,更加便捷与迅速,而且便于后期的检测与维护,而后期也便于了正常的固定,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布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