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合金模具钢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9666.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帆;陈龙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樟树市兴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6;C22C38/54;C22C38/50;C22C38/56;C22C33/04;C21D1/26;C22B9/18;C21D8/00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331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模具钢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合金模具钢及其制备工艺,高合金模具钢包括C:1.5‑2.3%,Si:0.23‑0.38%,Mn:0.15‑0.35%,Cr:3.15‑7.45%,V:3.12‑4.28%,B:0.01‑0.03%,Zr:0.01‑0.03%,Ni:0.15‑0.3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通过对现有高合金模具钢化学成分的调整,添加了Zr、B等金属元素,并限定各个组分的配比,使得高合金模具钢同时具有一定的其硬度和韧性,本发明制备的高合金模具钢硬度在64‑69HRC,冲击韧度为45‑51ak(J/cm2),均高于市售Cr12型钢,对于模具钢生产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钢材,特别是一种高合金模具钢。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业产品质量的改善,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制造精度、质量、制造周期、成产成本和使用寿命等因素。如家用电器80%左右的零部件依靠模具加工,机电工业中约70%的零部件采用模具成型。随着世界模具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模具工业基础的模具钢,近年来发展也极为迅速。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大致可分为:冷轧模具钢、热轧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三类。具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足够的韧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其他工艺性能。其中合金含量高的模具钢,具有高的耐磨性、红硬性和纯净度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合金模具钢,即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Crl2、Crl2MoV,其具有较高的淬透性、淬硬性、耐磨性,高温抗氧化性能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用途的模具,例如形状复杂的冲孔凹模、冷挤压模、滚螺纹轮、冷剪切刀和精密量具等。然而,这类模具钢属于莱氏体钢,由于钢中含有大量Cr、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凝固和共析转变过程中会形成大量共晶碳化物,导致钢材的热塑性差,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裂纹,表现在力学性能上就是硬度高而韧性不足,只能制造一些韧性要求不高的冷作模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期同时提高其硬度和韧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合金模具钢及其制备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合金模具钢,以质量百分比计,具有如下组分:
C:1.5-2.3%,Si:0.23-0.38%,Mn:0.15-0.35%,Cr:3.15-7.45%,V:3.12-4.28%,B:0.01-0.03%,Zr:0.01-0.03%,Ni:0.15-0.3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一种高合金模具钢,以质量百分比计,具有如下组分:C:1.7-2.1%,Si:0.26-0.29%,Mn:0.21-0.31%,Cr:4.45-6.15%,V:3.72-3.48%,B:0.02-0.03%,Zr:0.01-0.02%,Ni:0.21-0.3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C为1.85%,Si为0.32%,Mn为0.27%,Cr为5.44%,V为3.78%,B为0.02%,Zr为0.01%,Ni为0.28%。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合金模具钢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按高合金模具钢所含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在电弧炉中熔炼,得初级钢水,再进行真空脱气,得高纯度钢水;
(2)将高纯度钢水于1200-1300℃下浇铸,865-910℃退火13-15h,降温至300-550℃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得电渣棒;
(3)采用真空自耗重熔炉对自耗电极棒重熔,重熔电压60-65V,电流10000-11000A,得钢锭;将钢锭于650-740℃恒温退火10-15h,1000-1100℃锻造,得锻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樟树市兴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樟树市兴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混凝土加工用送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桶盖胶圈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