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9524.X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满;曲思明;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恒(南京)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0;C02F11/02;B01D53/84;B01D53/74;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废弃 有机物 协同 生物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本发明高营养废弃有机物中的浆液采用热水解后,初步曝气恒温培养高温好氧菌,在生物发酵仓内与营养废弃有机物固形物协同发酵,得到松软、不能看出明显原料形态、呈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改良剂。本发明实现了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碳水化合物经净化处理后得到的冷凝水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节省了高额浆液所需的处理设施建设投资费用及避免了其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运行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
技术背景
高营养废弃有机质湿度大,易腐烂,目前主要以垃圾填埋和少量焚烧处理为主。但有机利用因工艺技术缺陷多,熟化处理耗用时间长,空间占用大,焚烧、加工制作产品耗能巨大、成本居高等原因,故目前已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中的极大难题,大部分高营养废弃有机质主要因湿度大,热值低,腐烂发臭处理不当而长期备受环保督察批评。
目前,高营养有机废弃物高温好氧发酵均需先经过脱水后再进行发酵,脱水后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浆液需投建大量的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投资建设费用,同时水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类问题,出水水质不稳定,无形中增加了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废水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使得高营养废弃有机物闭环处理,减轻废水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高营养废弃有机物机械物理分离成高营养成分浆液和固形物两部分,所述高营养成分浆液经过高温处理后降温,向其中投加高温好氧菌预培养后与固形物在发酵舱内协同发酵,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挤压脱水
采用机械挤压脱水方式进行脱水,分离得到高营养废弃有机物浆液和固形物;
(2)热水解
将高营养废弃有机物的浆液送入热水解罐中,在80℃以上进行热水解处理≥60min;
(3)恒温培养扩繁
将热水解处理后的浆液降温至50~55℃后,投加高温好氧菌曝气恒温培养扩繁≥24h。
(4)固液协同高温好氧发酵
将培养扩繁后的高温好氧菌浆料与高营养废弃有机物脱水后的固形物混合在好氧发酵舱内发酵,定时搅拌翻拋,向物料中通气提供氧气,将反应仓内温度控制在50~90℃,维持发酵1~3天,然后与固形物混合进行发酵7~14天,得到土壤改良剂,其中所述的高温好氧菌为芽孢杆菌属、乳酸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固液协同高温好氧发酵的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恒温培养扩繁后,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液体菌肥。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固液协同好氧生物发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营养废弃有机物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食品加工、活性生物污泥、粪便等产生的易腐有机废弃物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碳水化合物通过生物除臭、UV紫外光解及低温等离子等废气处理工艺处理后排放,所得冷凝液达标直接排放。
本发明将高营养废弃有机物浆液热水解后与其固形物共同作为发酵的原料,无需再单独对其浆液进行处理,减少了废水处理环节,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也无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减少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恒(南京)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宇恒(南京)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