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9412.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英;张淑青;相丛超;封志明;李东玉;贾明飞;麻永红;王海山;高燕;底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5004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熟 马铃薯 节水 灌溉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整个生长期浇水量控制在110m3/亩,分段浇水,具体为出苗50%时浇水16.5m3/亩;植株现蕾50%时浇水22m3/亩;植株开始开花时浇水27.5m3/亩;有50%植株开花时浇水27.5m3/亩;有50%植株落花时浇水16.5m3/亩;依据早熟马铃薯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需水情况进行合理适量的灌溉,并且改进灌溉工艺,控制灌溉频次,使灌溉水具有最大的利用率并符合生长期的点,在其他管理正常情况下,早熟马铃薯的亩产量不减,与普通沟灌浇水相比亩节约用水可达到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农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为满足人口的增长需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二是在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需要应对水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马铃薯以其高产高效、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而丰富、产业链长等特点,倍受世人的青睐和重视。近年来,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和工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用于作物灌溉的水资源愈来愈匮乏,节水灌溉受到高度重视。早熟马铃薯出苗后生长期短,浇水不当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引起薯苗生长势弱或徒长,造成产量低、商品薯品质差。
因此,早熟马铃薯要想获得优质商品薯,掌握好灌水时期及灌水量、灌溉方法非常重要,并且技术现有资源的特点,如何提供一种节水灌溉且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种植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马铃薯各个生长时期的特点控制灌溉,达到节水和高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整个生长期浇水量控制在110m3/亩,分段浇水,具体如下:
苗期:出苗50%时开始浇水,浇水量为16.5m3/亩;
现蕾期:植株现蕾50%时开始浇水,浇水量为22m3/亩;
初花期:植株开始开花时浇水,浇水量为27.5m3/亩;
盛花期:有50%植株开花时开始浇水,浇水量27.5m3/亩;
落花期:有50%植株落花时开始浇水,浇水量16.5m3/亩。
进一步的,所述苗期的浇水具体为出苗50%时进行第一次浇水,浇水量8m3/亩,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浇水,浇水量为8.5m3/亩。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苗至孕蕾,也是第6或第8叶展开的时候,以根、茎、叶生长为中心,同时伴随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芽的分化,是构成壮苗的基础,历时约10~15天,该时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0%~15%;40cm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当土壤水分低于40%时,茎叶生长不良。
进一步的,所述现蕾期的浇水具体为植株现蕾50%时进行第一次浇水,浇水量10m3/亩,间隔7天进行第二次浇水,浇水量为12m3/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灭火救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