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9377.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红;肖磊;张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4303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临空经济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培育 芦竹 种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包括:(1)将芦竹带腋芽茎段进行消毒;(2)将消毒后的芦竹带腋芽茎段接种至腋芽诱导培养基上,基于1L的腋芽诱导培养基,腋芽诱导培养基包括:4.74gMS和2.0~3.0mg BA、0.2~0.5mg细胞分裂素、0.2~0.5mg的IBA、4~7g琼脂和20~30g蔗糖,腋芽诱导培养基pH为5.6~6.0;(3)将腋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获得丛生芽;基于1L的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包括:4.74g MS和3.0~4.0mg BA、0.2~0.5mg细胞分裂素、0.5~1.0mgIBA、0.5~1.0g氮磷钾复合肥、50~100g果蔬汁、4~7g琼脂和20~30g蔗糖,增殖培养基的pH为5.6~6.0;(4)将丛生芽接种至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基于1L的壮苗生根培养基,壮苗生根培养基包括:2.73g 1/2MS和0.5~1.0mg IBA、0.5~0.8g氮磷钾复合肥、2~3g活性炭、50~100g的果蔬汁、4~7g琼脂和20~30g蔗糖,壮苗生根培养基的pH为5.6~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细胞工程中离体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芦竹(Arundo donax)为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高大粗壮,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芦竹耐盐碱、地下根系盘根错节,可以用来固堤和农田防护,也可以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同时可以增加土壤含碳量及有机质含量,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花叶芦竹叶片上有黄白色宽窄不等的条纹,是观赏植物中的珍品,园林绿化上很好的观赏植物。利用多年生牧草开发能源草业是在当今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能源工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芦竹作为能源牧草,生态适应性强,在滩涂山坡等边际土地能够很好生长,不会占用耕地,同时种植费用低,易于维护,且纤维素含量较高,木质素和灰分含量较低,热解值高,是理想的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植物。
然而芦竹种子是不育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无性繁殖,常规的繁殖方式为分蘖繁殖,但繁殖系数低,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所以,具有繁殖速度快、周期短、可以规模化生产等优点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芦竹快速繁殖的一条有效且重要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耐盐芦竹种苗繁殖过程中启动增殖慢,丛生芽生长不整齐而导致的组织培养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培育耐盐芦竹种苗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1)将芦竹带腋芽茎段进行消毒;
(2)将步骤(1)得到的消毒后的芦竹带腋芽茎段接种至腋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基于1L的所述腋芽诱导培养基,所述腋芽诱导培养基包括:4.74g MS和2.0~3.0mg BA、0.2~0.5mg细胞分裂素、0.2~0.5mg IBA、4~7g的琼脂和20~30g蔗糖,并且所述腋芽诱导培养基的pH为5.6~6.0;
(3)将步骤(2)得到的腋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丛生芽;其中,基于1L的所述增殖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4.74g MS和3.0~4.0mg BA、0.2~0.5mg细胞分裂素、0.5~1.0mg IBA、0.5~1.0g的氮磷钾复合肥、50~100g的果蔬汁、4~7g的琼脂和20~30g蔗糖,并且所述增殖培养基的pH为5.6~6.0;
(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丛生芽接种至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基于1L的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包括:2.73g 1/2MS和0.5~1.0mg IBA、0.5~0.8g的氮磷钾复合肥、2~3g的活性炭、50~100g的果蔬汁、4~7g的琼脂和20~30g的蔗糖,并且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的pH为5.6~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引导的手游系统及手游响应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