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钢铸件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9278.8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庆伟;童自谦;周黎明;俞卫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汽轮铸锻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28;C21D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杜朝霞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钒钢铸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高温扩散退火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980℃~1000℃,保温处理6h~10h,然后冷却,冷却至400℃时将材料取出炉进行空冷,并在材料温度不低于200℃的条件下进行切割;正火处理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975℃~1005℃,保温处理12小时以上,然后用雾冷及空冷的方式对材料进行降温,待材料温度降至250℃以下;回火处理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720℃~740℃,保温处理14小时以上,然后在炉内降温冷却,待温度降至300℃以下时出炉。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只需经历高温扩散退火阶段、正火处理阶段以及回火处理阶段这三个阶段,耗时时间短,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钒钢铸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ZG17Cr1Mo1V是制造汽轮机铸件的主要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制造得到的汽轮机铸件需要满足各项力学性能参数,目前利用这种材料制造汽轮机铸件的方法是先在加热炉中利用990℃处理10小时以上,然后冷却切割,切割完成好先在990℃的条件下处理12小时以上,然后冷却至250℃以下再进行升温,再在950℃的条件下处理12小时以上,处理完成后冷却再升温至730℃条件下处理14小时以上。上述处理过程耗时长,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钒钢铸件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钒钢铸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高温扩散退火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980℃~1000℃,保温处理6h~10h,然后冷却,冷却至400℃时将材料取出炉进行空冷,并在材料温度不低于200℃的条件下进行切割;
正火处理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975℃~1005℃,保温处理12小时以上,然后出炉雾冷3小时后空冷的方式对材料进行降温,待材料温度降至250℃以下;
回火处理阶段:在炉内将材料升温至720℃~740℃,保温处理14小时以上,然后在炉内降温冷却,待温度降至300℃以下时出炉。
上述方案整个材料只需经历高温扩散退火阶段、正火处理阶段以及回火处理阶段这三个阶段,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案的两次正火处理,耗时时间短,能耗低。
可选的,所述高温扩散退火阶段中升温速度不高于70℃/h。
可选的,所述高温扩散退火阶段中炉内降温速度不高于70℃/h。
可选的,所述正火处理阶段中升温速度不高于100℃/h。
可选的,所述回火处理阶段中升温阶段的过程中升温速度不高于70℃/h,在炉内降温时的降温速度不高于7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经历高温扩散退火阶段、正火处理阶段以及回火处理阶段这三个阶段,耗时时间短,能耗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S1:在炉内将材料以70℃/h的速度升温至990℃,保温处理6h,然后以70℃/h的速度在炉内降温冷却,冷却至400℃时将材料取出炉进行空冷,并在材料温度降至200℃时进行切割;
S2:在炉内将材料以100℃/h的速度升温至990℃,保温处理12小时,然后出炉雾冷及风冷的方式对材料进行降温,控制雾冷时间为3小时,雾冷之后进行风冷,待材料温度降至250℃以下;
S3:在炉内以70℃/h的速度将材料升温至720℃~740℃,保温处理14小时,然后在炉内以70℃/h的速度降温冷却,待材料温度降至300℃以下时出炉。
对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汽轮铸锻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汽轮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子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纱筒更换装置中的送筒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