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9038.8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C02F10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 地址: | 529533 广东省阳江市阳江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连续 反应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包括(1)含铬废水经排到调节池中,开启提升泵将含铬废水提升至一级还原池;往一级还原池投加热轧轧机组的废硫酸,调节pH值范围2.50‑2.80,添加还原剂降低ORP值,经过42min的停留,流入二级还原池;调节二级还原池pH范围2.50‑2.55,添加还原剂降低ORP值;(2)废水流至第一级中和池,再流到第二级中和池,调节pH值范围8.5‑9.0,经过80min的停留,搅拌均匀后流入鳌合池;(3)往鳌合池内投加0.2%的重金属捕捉剂溶液,与废水中的Ni2+、Cr3+重金属离子进行化学反应,经过40min的停留后流入混凝池;(4)往混凝池内投加聚合氯化铝和PAM,加速生成絮状沉淀并增大絮状沉淀体积后,流入竖流沉淀池。本发明的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处理效率高,并且有效减少药剂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冷轧含铬废水处理当还原反应完成后,废水流至一级中和池中进行调节pH值,一级中和池出水自流到二级中和池中进行调节pH值,二级中和池出水流入含铬沉淀池中,污泥沉淀后由泵抽至压滤机压成泥饼外运,反应澄清池的出水流至斜板沉淀池减少悬浮物后排入综合废水系统再处理。
然而,上述的处理方法水质不稳定,存在中性盐硫酸钠过量和总铬总镍含量超出排放限值的现象,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废水在处理系统停留的时间短,导致处理效率低;
2、加药控制均采用手动阀门调节阀门开度,针对不同水质的废水需要不间断的调节阀门开度,或需配置不同浓度的还原剂,导致药剂使用量较大,造成药剂的浪费;
3、还原系统只控制氧化还原电位,不涉及pH值的控制,导致造成部分还原剂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并且有效减少药剂使用量的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经管道直接排到废水处理站的调节池中,开启调节池的提升泵,同时启动各搅拌机和传感器,将含铬废水提升至一级还原池;往一级还原池投加热轧轧机组的废硫酸,调节pH值在2.50-2.80的范围内,通过自动化加药系统自动添加还原剂降低ORP值到300mv-280mv之间,再经过42min的停留,流入二级还原池;调节二级还原池pH值在2.50-2.55的范围内,通过自动化加药系统自动添加还原剂降低ORP值到265mv-250mv之间;
(2)还原反应完成后,废水流至第一级中和池,往第一级中和池内投加NaOH药剂,第一级中和池出水自流到第二级中和池,由在线pH探头控制加药量,将pH值控制在8.5-9.0之间,经过80min的停留时间,搅拌均匀后流入鳌合池内;
(3)往鳌合池内持续投加0.2%的重金属捕捉剂溶液,与废水中的Ni2+、Cr3+重金属离子进行化学反应,使之在短时间内迅速生成不溶性、低含水量、容易过滤去除的絮状沉淀,经过40min的停留时间后流入混凝池;
(4)往混凝池内持续投加聚合氯化铝和PAM,加速生成絮状沉淀和增大絮状沉淀体积后流入竖流沉淀池再处理。
进一步地,(1)中,通过电磁阀自动控制提升泵,将流量调到5m3/h。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含铬废水连续反应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计多级连续反应,促进了废水与药剂的充分反应,提高了废水的停留时间,保证了反应的彻底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含酸废水自动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覆膜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