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场景智能推荐电视节目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8984.0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科智能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3 | 分类号: | H04N21/433;H04N21/4363;H04N21/442;H04N21/45;H04N21/466;H04N21/48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场景 智能 推荐 电视节目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景智能推荐电视节目的控制系统,包括用户记录信息存储模块、场景信息识别模块、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网络通讯模块、用户偏好模块和电视端内部推荐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用户记录信息和场景信息进行结合,再依据用户记录信息和场景信息来建立用户偏好模块和电视端内部推荐模块,使得用户在观看电视时能够快速的为用户推荐与其相关的偏好节目信息和适应场景的节目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户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节目,且在不同的观众群时能够方便的选择一些更合适的节目进行播放,进一步使用户在观看电视时真正的实现人性化的交互,改善用户观看电视时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场景智能推荐电视节目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使得电视的使用已全面覆盖,而现在用户在看电视时,只能播放直播或点播电视内容,且用户必须手动收藏喜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从历史记录中找到看过的节目,以此来搜索用户的观看节目;
传统观看节目的方式未做到人性化交互,对待不同使用层,不同的用户组操作模式单调且统一,且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需要用户主动选择节目,不仅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降低了用户观看电视时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场景智能推荐电视节目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观看节目的方式未做到人性化交互,对待不同使用层,不同的用户组操作模式单调且统一,且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需要用户主动选择节目,不仅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降低了用户观看电视时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场景智能推荐电视节目的控制系统,包括用户记录信息存储模块、场景信息识别模块、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网络通讯模块、用户偏好模块和电视端内部推荐模块;
所述用户记录存储模块包括电视端内部存储器,所述场景信息识别模块包括电视摄像机和红外测距仪,其中用户记录信息包括用户观看偏好、历史记录和收藏喜欢,场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不同人群、距离和观看人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视端内部存储器用于将用户平时观看电视的观看偏好信息、历史记录信息和收藏喜欢信息进行存储,所述观看偏好信息具体指用户观看电视时的倍速、亮度、音量和屏幕比例信息,所述历史记录信息具体指用户在最近一周内观看电视的历史记录信息和观看时间信息,所述收藏喜欢信息是指用户在观看电视中,自主点击收藏的节目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场景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将场景信息进行采集和识别,所述电视摄像机包括基于规则投影算法的检测子模块,所述基于规则投影算法的检测子模块用以对观看人员的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和当前观看人数信息进行识别,所述红外测距仪包括红外测距子模块和语音警示器,所述红外测距子模块主要通过发出的红外线来对观看人员与观看电视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距离信息传输至红外测距仪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语音警示器主要对红外测距子模块检测的距离信息进行评判,当检测距离大于等于用户观看的预定距离值时,语音警示器正常工作不产生警示语音,当检测距离小于用户观看的预定距离值时,通过红外测距仪内的控制器来控制语音警示器运行,并通过语音警示器内的语音播放器来播报距离过近的警示语音。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以接收用户记录信息、场景信息、电视摄像机识别信息和红外测距仪检测信息进行收集,并且信息数据处理模块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将收集的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转换成统一的结构化数据信息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主要通过家庭WiFi与信息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网络连接,并通过WiFi将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输送至网络通讯模块,且在网络通讯模块接收到用户记录信息和场景信息后,再通过WiFi网络来将用户记录信息和场景信息传输至电视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科智能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科智能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