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8965.8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青;樊建英;李东玉;封志明;相丛超;贾明飞;王海山;王静;郭永召;王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5004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熟 马铃薯 高产 种植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冬季上冻前,地表施腐熟有机肥,然后深耕30~40cm,晒垡冻垡,春季土壤化冻后旋耕机旋耕2遍;种植时播种沟内施入过磷酸二胺、硫酸钾、过磷酸钙、尿素和硫酸镁作为种肥;后期生长过程中追肥,苗期出苗后施速效氮肥尿素或硫酸铵;结薯期结合田间浇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薯块膨大期追施速效高钾肥,且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依据早熟马铃薯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所需肥料的情况进行合理适量的施肥追肥,使肥料具有最大的利用率并符合生长期的特点,在其他管理正常情况下,早熟马铃薯的亩产可到3500公斤以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马铃薯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公知的温带或亚热带地区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措施如下:整地施肥:马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
早熟马铃薯出苗后生长期短,及其容易施肥不足,导致苗期生长弱,结薯期容易早衰,早疫病严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但是如果施肥过量或施肥比例不合适,后期容易徒长,结薯推迟,成熟晚,同样会影响产量,因此,早熟马铃薯要想获得高产,优质商品薯,掌握好施肥种类及施肥比例非常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对早熟马铃薯高产且节肥的种植方式还没有过多披露,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针对早熟马铃薯生长特点进行施肥的种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结合马铃薯各个生长时期的特点控制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使肥料具有最高的利用率,达到节肥高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底肥
冬季上冻前,地表施腐熟有机肥1000kg/亩,然后深耕30~40cm,晒垡冻垡,春季土壤化冻后旋耕机旋耕2遍;
步骤二:种肥
播种沟内施入过磷酸二胺20kg/亩、硫酸钾25kg/亩、过磷酸钙15kg/亩、尿素15kg/亩和硫酸镁1.5kg/亩;
步骤三:追肥
(3.1)苗期:出苗后施速效氮肥尿素10~25kg/亩或硫酸铵15~25kg/亩;
(3.2)结薯期:结合田间浇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kg/亩;
(3.3)薯块膨大期:追施速效高钾肥10kg/亩,且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优选的,所述步骤(3.1)中施肥后需浇水,浇水时间不晚于团棵期。
优选的,所述步骤(3.2)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3:2:4。
优选的,所述步骤(3.3)中速效高钾肥为硫酸钾肥或硝酸钾肥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3.3)中叶面喷施2~3次,每次间隔7天。
优选的,施种肥或追肥时,肥料不与马铃薯直接接触。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肥高产种植技术,依据早熟马铃薯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所需肥料的情况进行合理适量的施肥追肥,使肥料具有最大的利用率并符合生长期的特点,在其他管理正常情况下,早熟马铃薯的亩产可到3500公斤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