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袋自动进样装置和气袋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8835.4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韩;陈志龙;阮栋梁;李存金;张礼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达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袋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袋自动进样装置,包括:主控模块;进样平台;气袋固定架,安装在进样器平台上,气袋固定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气袋的固定位;进样器,可移动地设在进样平台上并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进样器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取样通道;主控模块驱动进样器移动至与任意一个固定位对应,并带动进样器对该固定位上的气袋取样。将气袋安装到气袋固定架的固定位上,主控模块可以通过控制进样平台使进样器移动,气袋固定架固定在进样平台上,主控模块控制进样器移动至指定固定位上的气袋的上方,通过取样通道进行气体的取样,简化了气体取样的管路复杂度,大大减小出现残留污染时的管路清洗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气袋自动进样装置和气袋。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气体样品进行采样分析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采样气袋被用于多种行业中的气态样品采集作业,采集后的样品将被带回实验室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过去气袋样品取样分析都是手动操作的,一次分析只能取样一个气袋,耗费人力同时还易出现人为误差,检测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多通道阀切换不同的流路,用真空泵抽吸实现自动取样,再将取样的气体导入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但高浓度的气体样品会对通道和阀造成污染,影响实验结果,如需更换通道和阀,由于通道和阀数量较多,且连接复杂,拆装清洗都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袋自动进样装置。简化气体取样路径的复杂度,便于取样通道的更换,减小气体样品污染对下次实验的影响。
一种气袋自动进样装置,包括:
主控模块;
进样平台;
气袋固定架,安装在所述进样器平台上,所述气袋固定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气袋的固定位;
进样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样平台上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进样器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取样通道;
所述主控模块驱动所述进样器移动至与任意一个所述固定位对应,并带动所述进样器对该固定位上的气袋取样。
上述气袋自动进样装置,首先将气袋安装到气袋固定架的固定位上,主控模块可以通过控制进样平台使进样器在任意方向上移动,气袋固定架固定在进样平台上,主控模块控制进样器移动至指定固定位上的气袋的上方,通过取样通道进行气体的取样,简化了气体取样的管路复杂度,同时取样通道可拆卸安装在进样器上,在出现残留污染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取样通道拆下后更换为新取样通道,大大减小了清洗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袋固定架包括:架体、设在所述架体上的安装组件,所述固定位为开设在所述架体上的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的一侧边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一开口,所述气袋从所述开口卡入所述安装槽。开口位于架体的边缘处,气袋的安装和拆卸均从开口处进行操作,方便易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弹性卡口,所述气袋卡入所述安装槽内时同时卡入所述弹性卡口。弹性卡口在安装槽开口的方向延伸出安装槽外部,弹性卡口的弹性开口的开口宽度小于出料管的外径,出料管在卡入安装位时,首先与弹性卡口的开口接触,将弹性开口撑开后进入弹性卡口内,出料管进入弹性卡口内后,弹性开口回缩,将出料管锁定在弹性开口内,弹性开口的设置使固定位对气袋的固定更加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容置气袋,所述架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通槽连通的安装槽。工作人员可以将气袋从通槽内卡入弹性卡口内,使得板体上可以固定更多的气袋,工作人员可以一次性将气袋固定在架体上,避免在多气袋进样实验中多次更换气袋而浪费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样通道为插接在所述进样器上的取样针。取样针的拆卸安装都十分方便,提升更换取样针效率,大大减小出现残留污染时的管路清洗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达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未经广州智达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半导体结构的设备与制造半导体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