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质和生活垃圾协同燃烧的链条炉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8559.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齐永锋;单小伟;王妹婷;赵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50;F23J3/00;F23L13/00;F23N1/02;F23N3/0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生活 垃圾 协同 燃烧 链条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物质和生活垃圾协同燃烧的链条炉,其特征是,包括链条炉主体、送料装置、测温装置、烟气测量装置、配风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三层料斗,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料斗(1a)、第二料斗(1b)、第三料斗(1c);所述测温装置包括三组温度传感器,分别是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第一组温度传感器(5a)、第二组温度传感器(5b)、第三组温度传感器(5c);所述烟气测量装置设有三个CO传感器,分别是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第一CO传感器(6a)、第二CO传感器(6b)、第三CO传感器(6c);所述配风装置将链条炉风室分为三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风部(7a)、第二风部(7b)、第三风部(7c),每个风部下方的进风支管都与质量流量计(8)相连;
所述三层料斗,第一料斗用来输送生物质燃料,第二料斗用来输送生活垃圾燃料,第三料斗用来输送生物质燃料,三层料斗分别与第一调节器(10a)、第二调节器(10b)、第三调节器(10c)相连,用于调节料斗的送料量;
所述送料装置的下方设有用于物料混合的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包括转动轴(2)、多个螺旋搅拌器(3)、升降装置(4);通过驱动转动轴,使与之相连的螺旋搅拌器搅拌燃料,实现燃料的充分混合;所述升降装置为电动升降台,用来调节整个混合装置的高度;
每个风部内部设有纵向布风板(9),纵向布风板上设有呈矩阵式布置的小孔,小孔的孔径从左到右依次增大,该纵向布风板通过第四调节器(10d)绕轴旋转,以改变送风量;所述纵向布风板上设有L型落灰装置(11);
所述质量流量计(8)、第一调节器(10a)、第二调节器(10b)、第三调节器(10c)、第四调节器(10d)、第一组温度传感器(5a)、第二组温度传感器(5b)、第三组温度传感器(5c)、第一CO传感器(6a)、第二CO传感器(6b)、第三CO传感器(6c)分别与计算机(12)相连,形成整个反馈系统;
计算机根据每组温度传感器和CO传感器的动态反馈来调节质量流量计的阀门开度;计算机根据每组温度传感器和CO传感器的动态反馈来调节三层料斗的送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和生活垃圾协同燃烧的链条炉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链条炉启动初期,打开第三料斗的开关开始往链条炉排送入生物质燃料;
2)当料层厚度为35cm到40cm,炉膛内部三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处于1000℃到1300℃时,打开第二料斗的开关开始送入生活垃圾;
3)当生活垃圾料层厚度为15cm到20cm,炉膛内部三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处于900℃到1300℃时,第二、第三料斗的送料速度保持不变;此时,打开第一料斗的开关开始送入生物质,最终三个料层的厚度比为1:2:1,三个料层总高度为35cm到4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和生活垃圾协同燃烧的链条炉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打开第三料斗时,先以10cm的料层厚度送料来预热炉膛,5分钟以后,用第三调节器调节第三料斗的料仓闸门,使料层厚度以2cm/分钟的速度增加;
步骤2)中,打开第二料斗时,先以5cm的料层厚度送入生活垃圾燃料,在此过程中,用第三调节器调节第三料斗的料仓闸门,使生物质的料层厚度以2cm/分钟的速度减少,5分钟以后,用第二调节器调节第二料斗的料仓闸门,使生活垃圾料层厚度以2cm/分钟的速度增加;
步骤3)中,打开第一料斗时,先以2cm的料层厚度送入生物质燃料,5分钟以后,用第一调节器调节第一料斗的料仓闸门,使生物质料层厚度以1cm/分钟的速度增加;当生物质料层厚度为8cm到10cm,炉膛内部三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处于1100℃到1500℃时,第一料斗的送料速度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5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PE的E1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距离可调节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