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表计协议与应用解耦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8374.0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鹤辉;李国志;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认知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欧秋望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协议 应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表计协议与应用解耦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协议转换步骤:将表计上报数据的协议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转换为表计所属的表计类别的统一协议,并将其协议转换成所述统一协议后的所述表计上报数据上传至应用层;命令字转换步骤:将所述应用层下发的统一命令字根据预设的映射规则转换为所述表计的特定命令字,并下发给所述表计;所述表计类别的统一协议和所述统一命令字引用编码字典的编码。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类别或同一类别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表计协议与上层应用的解耦,从而使得同一应用可以接入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表计,提高了上层物联网应用的通用性,节省了项目实施成本,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表计协议与应用解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领域中,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接受边缘端设备或者前端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网络上报上来的数据,并将这部分数据存储后供上层业务应用进行分析使用或者直接转发给其他的软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也将上层业务应用下发下来的控制命令通过网络转发到边缘端设备或者控制模块上。在实际的应用中,边缘端设备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家,对于缺乏行业统一协议的设备来说,例如智能水表行业,来自不同厂家表计所提供的协议往往是各不相同的,其下发控制命令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同一个厂家不同型号的表计,其协议也各不相同。
由于表计本身硬件特性以及制造工艺、技术等的不同,表计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一个不同类型表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会体现在根本性的能力上面,由这种根本性能力上的差异就会导致协议上所支持能力的不同,另一个层面的差异则是针对同一个类型表计,不同型号表计以及不同厂家之间表计之间的差异,对于这两个层面的差异,如果能够存在一个完全统一的协议,使得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表计,同一类型不同型号、不同厂家制造的产品都完全适用,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实的问题是,由于表计制造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差异,要完全统一不同类型之间表计的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同一类型表计中,要让所有的厂家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和协议,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现有的物联网项目实施中,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应用往往都是与特定厂家的特定表计绑定在一起的,一旦换了表计,上层的应用就得重新开发;如果同时使用了几个厂家的表计,就需要使用几个针对不同厂家表计的应用。由于应用需要与厂家的特定型号表计绑定,故而导致了上层应用的维护成本太高,一旦换了其他厂家的表计,整个应用就得重新开发,甚至如果用了几个厂家的表计,就得同时使用并维护几套应用,即便用了同一个厂家的几个不同型号表计,也有可能需要使用几套不同的应用,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下,应用的使用效率较低,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实现表计协议与应用解耦的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别或同一类别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表计协议与上层应用的解耦,从而使得同一应用可以接入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表计。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表计协议与应用解耦的方法,包括:
协议转换步骤:将表计上报数据的协议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转换为表计所属的表计类别的统一协议,并将其协议转换成所述统一协议后的所述表计上报数据上传至应用层;
命令字转换步骤:将所述应用层下发的统一命令字根据预设的映射规则转换为所述表计的特定命令字,并下发给所述表计;
所述表计类别的统一协议和所述统一命令字引用编码字典的编码。
通过将表计上报数据的协议转换成表计所属的表计类别的统一协议,和将上层应用下发的统一命令字转换成表计的特定命令字,所述统一协议和统一命令字引用编码字典中的编码,实现了对于应用层面,不同表计类别协议的一致性,实现了同一类别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表计协议与上层应用的解耦,从而使得同一应用可以接入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设备,提高了上层物联网应用的通用性,节省了项目实施成本,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认知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认知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降落辅助装置及降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速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