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8145.9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阮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麒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F16/958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蒋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安全 数据 智能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涉及网络安全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摘取单元、数据积累单元、主动分析模块、显示单元、实时监控单元、安全比对模块、行为辅助单元、存储单元。本发明通过主动分析模块对跳转间次数和转链时间进行主动分析,通过实时监控单元获取用户即将访问的目标网站的实时取时值;同时借助行为辅助单元获取到用户日常进行网络访问的冷门时间段;实时监控单元将目标网站的实时取时值传输至安全比对模块;若潜风险网站在冷门时段访问,则安全比对模块产生确认风险网站信号,能够及时识别危险网站、钓鱼网站等,保证网络安全,使用比较方便,监管方式简单,便于搭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日益成为最重要的通信和信息承载平台,成为信息交流、电子商务、移动办公、消费支付、娱乐的主要接入主体。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加速蔓延,互联网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国家安全。
为实现对互联网的安全监管,传统的解决方案的架构为采用链路分光和镜像流量的方式,将流量传输到工业互联网前置流量处理设备,从海量流量中识别工业互联网相关流量,进行识别、解析、还原等操作,并配合后端应用系统实现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监管,但此种方式存在难以实现精确管理、技术风险高,监管不灵活、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等弊端。
现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智能分析监管网络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通过主动分析模块对跳转间次数n和转链时间Zi进行主动分析,通过实时监控单元获取用户即将访问的目标网站的实时取时值;同时借助行为辅助单元获取到用户日常进行网络访问的冷门时间段;实时监控单元将目标网站的实时取时值Sq传输至安全比对模块,当Sq≥Qq-X2,则判定网站为潜风险网站;若潜风险网站在冷门时段访问,则安全比对模块产生确认风险网站信号,解决了现有的安全监管方式存在难以实现精确管理、技术风险高,监管不灵活、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等弊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数据摘取单元、数据积累单元、主动分析模块、显示单元、实时监控单元、安全比对模块、行为辅助单元、存储单元;所述数据摘取单元用于获取危险网站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包括跳转间次数n和转链时间Zi;所述数据摘取单元将特征数据传输至数据积累单元,所述数据积累单元结合主动分析模块对跳转间次数n和转链时间Zi进行主动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1:获取到若干个危险网站;
S2:任选一危险网站,求取转链时间Zi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标记为均转时间Jz;
S3:利用公式计算取时值Q,Q=0.563*Jz+0.437*n;其中,0.563和0.437为预设的权值,计算时去除Jz和n的量纲,以纯数值计算;
S4:当取时值Q高于预设值X1时,将该条危险网站标记为可选网址;
S5:选择下一危险网站,重复步骤S2-S5,获取到所有的可选网址;
S6:获取到所有可选网址的取时值,获得取时值数据组Qj,j=1、2、3、...、m,求取取时值数据组Qj的均值,将该均值标记为判定均值Q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麒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麒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用壁挂式显示屏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光谱LED光源柔性调节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