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下林木统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8058.3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李欣;陈杰;刘正林;滕杰;周伟;陈正宇;秦臻;徐君民;任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T7/11;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输电线 林木 统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下林木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勘测区域的原始点云数据,采用布料模拟算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数据滤波,区分出地面点云和非地面点云;2:分别利用地面点云构建地表DEM,以及利用分水岭算法从非地面点云中分出植被点云;3:计算植被点云与地表DEM竖直方向的空间距离,从所得的空间距离筛选出胸径点云;4:提取每棵树的胸径点云,之后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圆,获取树木胸径和树木平面位置;5:以大于2倍半径的距离为新的检索半径在原始点云中进行Z方向检索,取其最大值,并据此获取树木高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直接从原始的点云数据中提取树木胸径,位置和树高,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勘察设计领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下林木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对高压输电线路而言,通道林木会成为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之一。所以在输电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要求对线下规定范围内的林木生长状况进行统计,目的就是在设计阶段弄清林木分布和生长情况,避免建设阶段和运维阶段带来预期外的工作量。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大,林木砍伐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在设计阶段的林木统计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人工调查,在终勘定位阶段,沿着线路路径,调查林木的树种、树高、胸径、密度等。这种人工统计方法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很难到达实际位置、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对应)导致统计不全面,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调,该技术广泛应用输电线路勘察设计,特别是在山区及植被茂密的地区。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并没有在林木统计方面有过多的研究和应用,更多是提取树木的高度。然而在林学领域,已有相关研究,利用激光点云进行森林密度,生长状况分析等,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所以,对于输电线路勘察设计而言,利用激光点云进行林木统计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方法。
目前基于激光点云进行林木胸径提取算法更多是将点云降维成图像,利用图像学中的找圆算法(Hough找圆,最小外围边界找圆等)在图像上进行圆心和半径拟合。但是点云降维成图像的时候,由于点云密度较稀疏,点与点之间距离很难在二维图像上形成连线。这种情况会因数据密度不足而找圆失败。因此,直接利用点云数据进行林木统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下林木统计方法。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下林木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勘测区域的原始点云数据,采用布料模拟算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数据滤波,区分出地面点云和非地面点云;
步骤2:分别利用地面点云构建地表DEM,以及利用分水岭算法从非地面点云中分出植被点云;
步骤3:计算植被点云与地表DEM竖直方向的空间距离,从所得的空间距离筛选出胸径点云;
步骤4:提取每棵树的胸径点云,之后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圆,获取树木胸径和树木平面位置;
步骤5:在拟合圆的基础上,以大于2倍半径的距离为新的检索半径在原始点云中进行Z方向检索,取其最大值,并据此获取树木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计算植被点云与地表DEM竖直方向的空间距离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1:对于任一植被点云获取在xy平面上与其距离最小的地表DEM上的点云,具体计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