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Fe(Ⅲ)的香豆素类共轭杂环荧光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7629.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朱琳;杨习强;罗旭彪;颜流水;邓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fe 香豆素类 共轭 荧光 探针 | ||
本发明一种检测Fe(Ⅲ)的新型香豆素类共轭杂环荧光探针以邻菲罗啉为受体,以具有良好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的香豆素为生色基团,合成一种新的荧光探针3‑(2‑(1,10‑邻菲罗啉‑3‑基)乙炔基)‑7‑(二乙氨基)‑2H‑香豆素(M3),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3‑溴‑7‑二乙氨基香豆素、3‑(2‑(三甲基硅基)乙炔基)‑1,10‑邻菲罗啉、3‑乙炔基‑1,10‑邻菲罗啉和邻菲罗啉基香豆素类化合物M3的合成步骤。本发明有机化合物M3具有强的荧光,是一种能快速、高效、专一的识别水溶液中的Fe3+荧光探针,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合成过程较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产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Fe(Ⅲ)的新型香豆素类共轭杂环荧光探针,具体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Ⅲ)在人生理机体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喻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但铁(Ⅲ)的含量超标会引起人体严重的生理病变,如贫血等。在Fe3+的检测中,荧光法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易于操作等特点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尽管Fe3+荧光探针有了许多的研发和进展,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选择性差;量子产率低;受溶剂或阴离子干扰影响大等。例如,2014年Olimpo García-Beltrán等人合成了两种新的香豆素基荧光探针BS1和BS2,并研究了它们对铜离子(II)和铁离子(III)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与Cu2+和Fe3+离子混合后都会引起原溶液的荧光猝灭,虽然两种探针对Cu2+和Fe3+的选择性高于其他金属离子,但不能满足专一性识别Fe3+或Cu2+的性能(Olimpo García Beltrán,Bruce K Cassels,Claudio Pérez et al.Coumarin-Based Fluorescent Probes forDual Recognition of Copper(II)and Iron(III)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Imaging[J].Sensors.2014,14,1358-1371.)。因此如果要对Fe3+的生物学功能作深入的了解,就需要探索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香豆素基荧光探针BS1和BS2的结构式分别为:
现行的荧光传感器包括化学反应型传感器和络合型传感器,前者通过与分析物发生特异的化学反应引起荧光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对分析物的检测,后者通过离子络合作用引起荧光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对分析物的检测。常见的阳离子识别基团有吡啶、多胺类、含有中心原子氮或硫的配体等。以1,10-邻菲罗啉为例,其结构具有含氮的六元杂环,因此拥有卓越的接受π电子能力,易于与各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在光学性质方面表现卓越。但同时也存在选择性不唯一,检测限较高的不足。例如,2019年Cong Quan等人(Cong Quan,Jiayu Liu,Wei Sun et al.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fluorescence chemosensors containing phenanthroline moieties for detectionofZn2+and Cd2+ions[J].Chem.Pap.2019,74(2),485-497.)通过铃木偶联反应,合成出两种邻菲罗啉衍生物的荧光探针TPB和PTPB。虽然两种探针在加入Cd2+和Zn2+离子后荧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存在选择性不唯一且Zn2+最低检测限较高(1.27μM)。另外Cd2+和Zn2+离子在可见光下不能引起探针的颜色发生变化,因此起不到比色探针的高效性。
两种邻菲罗啉衍生物的荧光探针TPB和PTPB的结构式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压缩氧自救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