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7272.7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夫;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田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0;C01B32/9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高温 碳管炉 碳化 装置 | ||
1.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碳管炉(1),用于对物料进行碳化;
所述碳管炉(1)的一端设置炉头输送装置(2),所述碳管炉(1)的另一端设置炉尾出舟装置(3);
所述炉头输送装置(2)的侧面设置第一机械手轨道(4),所述炉尾出舟装置(3)的侧面设置第二机械手轨道(5);
所述第一机械手轨道(4)上滑动设置进料机械手(6),所述第二机械手轨道(5)上滑动设置出料机械手(7);
在所述碳管炉(1)的一侧设置运舟轨道(8),所述运舟轨道(8)的首端设置压制装置(9),所述运舟轨道(8)的末端设置倒料装置(10);
所述进料机械手(6)和所述出料机械手(7)利用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压制装置(9)用于对物料进行压制;所述第一机械手轨道(4)用于进料机械手(6)的滑动,所述第二机械手轨道(5)用于出料机械手(7)的滑动;所述进料机械手(6)用于将舟皿输送到炉头输送装置(2),所述出料机械手(7)用于将舟皿输送到倒料装置(10);所述运舟轨道(8)用于传输舟皿,所述倒料装置(10)用于对舟皿中的物料进行倒料;
所述运舟轨道(8)平行于所述碳管炉(1),所述第一机械手轨道(4)和所述第二机械手轨道(5)均垂直于所述运舟轨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装置(9)包括液压机和料仓;所述液压机为120吨四柱液压机;
所述压制装置(9)的工作过程为:将配碳后的物料加入至料仓,所述料仓的底部挡料板打开,在重力作用下物料落入给料腔,所述挡料板关闭后,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将给料腔推至半圆模具上方,物料落入半圆模具内,液压机驱动半圆压杆下压对物料进行压制,脱模后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将压胚推入至运舟轨道(8)上的舟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械手(6)包括XYZ三轴自由度的机械臂结构和伺服电机,XYZ三轴自由度分别利用所述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进料机械手(6)利用XY轴自由度对所述碳管炉(1)的炉管坐标进行定位,利用Z轴自由度实现舟皿的进舟;
所述进料机械手(6)的工作过程为:进料机械手(6)到达炉头指定接舟位置后,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将装有压胚的舟皿推入进料机械手(6)所在接舟位置,进料机械手(6)通过设定的XY轴坐标运行至碳管炉(1)的进料口,Z轴伺服电机将舟皿推入至碳管炉(1)指定接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管炉(1)包括炉体、进舟双炉门、出舟双炉门和加热区;所述进舟双炉门用于物料的输入,所述出舟双炉门用于物料的输出;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带动推杆完成舟皿在碳管炉(1)的出舟和进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舟时,所述炉头输送装置(2)将进料机械手(6)输送的舟皿输送至炉体, 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提升装置将舟皿进行提升,提升到位后进舟双炉门的外炉门关闭,进行氢气吹扫,氢气吹扫完成后内炉门打开,伺服电机按既定推进速度完成推舟,推舟动作完成后进舟双炉门的内炉门关闭,再进行氮气吹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高温碳管炉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尾出舟装置(3)包括支撑架、炉尾输送装置、减速电机和接触传感器;所述炉尾出舟装置(3)的工作过程为:出舟双炉门的内炉门在进舟的同时打开,当出舟的舟皿被推至炉尾升降机构激活接触感应器时,进舟结束,炉尾升降机构下降,出舟双炉门的内炉门关闭后,出舟双炉门的外炉门打开,同时打开补气电磁阀向炉体内补气,维持炉体内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田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田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2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