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7145.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辜开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净化 作用 农田 排水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包括生态沟主体和湿地,所述生态沟主体一侧设置有人工引流道一,所述生态沟主体另一侧设置有人工引流道二,所述生态沟主体内一侧设置有过滤坝一,所述生态沟主体内另一侧设置有过滤坝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生态沟主体、过滤坝一、过滤坝二、人工引流道一、人工引流道二以及湿地的设计,不仅能够在确保农田污水正常流通的前提下,减缓农田污水的流动速度,确保农田污水中的氮磷能够被充分的吸附转化,有效提高农田的排水质量,减少水体污染,而且使得该生态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移开设,使用方式灵活,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排水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氮、磷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未被植物吸收的氮、磷随降雨和灌溉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为了减少农田污水所带来的污染,需要采用生态沟来对农田污水中的氮磷尽心吸附净化。
然而现有的农田排水生态沟主要是通过在生态沟内种植水生植物来实现农田污水中氮磷的吸附转化,由于农田在污水在生态沟内的流通速度较快,导致农田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降低农田排水质量,且现有农田排水沟的实用方式不够灵活,可转移性较差,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来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解决了现有的农田排水生态沟主要是通过在生态沟内种植水生植物来实现农田污水中氮磷的吸附转化,由于农田在污水在生态沟内的流通速度较快,导致农田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降低农田排水质量,且现有农田排水沟的实用方式不够灵活,可转移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净化氮磷作用的农田排水生态沟,包括生态沟主体和湿地,所述生态沟主体一侧设置有人工引流道一,所述生态沟主体另一侧设置有人工引流道二,所述生态沟主体内一侧设置有过滤坝一,所述生态沟主体内另一侧设置有过滤坝二,所述过滤坝二一侧设置有所述湿地,所述湿地远离所述生态沟主体一侧设置有出流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过所述生态沟主体、所述过滤坝一、所述过滤坝二、所述人工引流道一、所述人工引流道二以及所述湿地的设计,不仅能够在确保农田污水正常流通的前提下,减缓农田污水的流动速度,确保农田污水中的氮磷能够被充分的吸附转化,有效提高农田的排水质量,减少水体污染,而且使得该生态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移开设,使用方式灵活,实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引流道一以及所述人工引流道二均与所述生态沟主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人工引流道一以及所述人工引流道二能够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将农田污水引入到所述生态沟主体内,以便对农田污水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沟主体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所述生态沟主体内水体的稳定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沟主体两侧引种的水生植物种植密度为50株/m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规划种植密度,能够提高水生植物对农田污水中氮磷的吸附转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湿地外围浅水区种植芦苇和茭草形成挺水植物群落,所述湿地中心集水区域种植粉绿狐尾藻形成沉水植物群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湿地为实现农田污水中氮磷去除的主要场所,且所述湿地内水体的流通速度较慢,以便确保农田污水中的氮磷能够得到充分的吸附转化。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置式吸痰管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