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锚杆、边坡防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6734.3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翔;程强;雷航;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20;A01G9/029;A01C23/0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市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5107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防护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生态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110),所述套管(110)开设有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在所述套管(110)的顶部侧壁;
内杆(120),所述内杆(120)设置在所述套管(110)内部,所述套管(110)的内底部与所述内杆(1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杆(120)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层(130),所述引流层(130)上设置有第一引流条(131)与第二引流条(132),所述第一引流条(131)射在所述引流层(130)的顶部侧壁,所述第一引流条(131)远离所述引流层(1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内壁,所述第二引流条(132)远离所述引流层(1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内壁,所述套管(110)与所述引流层(130)之间形成注浆室(114),所述注浆室(114)底部设置有储料腔(140),所述引流层(130)底部设置在所述储料腔(140)内部,所述储料腔(140)被构造成用于储存肥料;
管盖(160),所述管盖(16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管(11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层(130)设置为棉层,所述第一引流条(131)与所述第二引流条(132)设置为棉条,所述第一引流条(131)、所述第二引流条(132)均与所述引流层(130)为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通孔(111)在所述套管(110)顶部环形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12)在所述套管(110)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部(113),所述管盖(160)螺纹安装于所述外螺纹部(113),所述管盖(160)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150),所述限位环(150)螺纹安装于所述外螺纹部(113)。
6.一种及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锚杆,以及
防护板(200),所述防护板(20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种植孔(211),所述防护板(200)的四角处开始有第二种植孔(212),所述防护板(200)的四角上均设置有卡槽(213)与限位槽(214),所述第一种植孔(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流条(131)接触设置,所述套管(110)设置在所述卡槽(213)内,所述限位环(150)设置在所述限位槽(2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孔(211)在所述防护板(200)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种植孔(212)在所述防护板(200)四角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种植孔(212)在所述防护板(200)的拐角上呈扇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3)与所述限位槽(214)均设置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卡槽(213)与所述套管(110)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槽(214)与所述限位环(150)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300),所述固定件(300)包括限位板(310)、连接杆(320)与固定帽(330),所述限位板(310)与所述连接杆(3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0)设置在所述卡槽(213)内,所述固定帽(330)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杆(320)远离所述固定帽(330)的一端。
10.一种边坡防护系统施工方法,其利用权利要求6-9所述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防护的边坡进行钻孔,钻孔角度垂直于边坡,钻孔内径小于套管(110)内径0.5-1㎝;
S2:将生态锚杆插入钻孔内,并将第一引流条(131)拉出,使第一引流条(131)处于边坡表面;
S3:对生态锚杆进行注浆,注浆液采用生态混凝土,注浆液注入注浆室(114);
S4:安装防护板(200),将防护板(200)设置在边坡表面,相邻防护板(200)的卡槽(213)与限位槽(214)组成圆形槽,通过限位环(150)与套管(110)的配合将防护板(200)固定在边坡表面;
S5:向第一种植孔(211)与第二种植孔(212)内播种植被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7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蒽酚治疗银屑病的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羊肚菌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