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老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5854.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1/00;A61P1/04;A61K35/57;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老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花川5‑10%、山药5‑12%、陈皮5‑13%、茯苓10‑15%、人参5‑12%、黄精8‑16%,石斛5‑15%、三七2‑5%、白芨2‑5%、海螵蛸2‑5%、鸡内金2‑8%、水蛭2‑6%、神曲2‑5%、山楂2‑5%、大茴2‑5%、干姜3‑5%、高良姜2‑5%、玉竹2‑5%、佛手2‑5%和砂仁2‑5%。本发明是纯中药成分经传统工艺炮制,无副作用,无任何添加剂,配伍精准,不寒不热,药性温和,服用方便,治疗范围广,治愈率高,疗程短,本发明对胃溃疡、胃糜烂出血和流性胃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老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
其中,急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如主要病损是糜烂和出血,则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因这类炎症多由药物或急性应急造成,故又称为急性胃黏膜损害,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种类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
单纯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严重者呕吐物略带血性,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渗出、斑点状出血或糜烂等。
糜烂性胃炎:起病较急,在原发病的过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吐血或黑便。内镜检查(特别是发病两天内)可见胃黏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尤以高位胃体部多见。
腐蚀性胃炎:吞服腐蚀剂后,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口腔、咽喉、及中上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吞咽疼痛、咽下困难,频繁的恶心与呕吐;严重者可吐血,呕出血样黏膜腐片患者可发生虚脱或休克。
化脓性胃炎:以全身脓毒血症和急性腹膜炎症为其临床表现,常有上腹剧痛、寒颤、高热、上腹部肌紧张和明显压痛,尚可并发胃穿孔、腹膜炎、血栓性门静脉炎及肝脓肿。在中医理论中,化脓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病症范畴。根据其病因病机,通常可选用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清热解毒利湿、益气养阴、凉血止血等进行治疗。
而慢性胃炎则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变,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长期的饮食因素、药物刺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反流等。慢性胃炎的诊断依据包括:(1)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有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2)胃镜可见各型胃炎的相应改变。在中医理论中,该病属于“胃脘痛”病症范畴,通常可选用和胃降逆、疏肝理气、益气健脾、养阴和胃、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温阳散寒等法治之。
根据组织分类学,慢性胃炎通常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不同种类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
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主要病理改变以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侵润为特征,固有膜常见充血、水肿,甚至出血,胃腺体正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改变除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变外,病损还累及腺体,腺体萎缩,数目减少,黏膜肌常见增厚;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
慢性糜烂性胃炎:其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发,亦可单独发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或其他原因,导致幽门持续开放,胆汁和碱性肠液反流于胃,破坏了胃黏膜屏障,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的一种病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