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5845.2 | 申请日: | 202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力;田伟;亓华利;亓荣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F16C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吕娟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更换 轴套 半圆 联轴器 传动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包括半圆形的连接轴套和传动轴体,所述连接轴套位于传动轴体的一端,所述半圆形的连接轴套包括外套壳体和设置在外套壳体内部并可更换的半圆形替换内套。即通过对现有的轴承加以改进,在轴承半圆套的内部设置可更换的内套,待其磨损后直接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轴承,方便快捷,维修成本低,且能保证轴承使用的性能,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
背景技术
联轴器又称联轴节,其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其内孔损耗,特别是半圆联轴器,如图1所示,其轴套的内孔磨损直径可达5~8mm,造成内轴在里面跳动,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传动轴跳动,还容易造成生产的产品端面不平整,给下一道工序带来困难。因此,常常需要更换联轴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更换联轴器不仅操作复杂,耗费时长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整个轴承更换的成本高,换下的轴承需要进行焊补修复,不仅工序复杂,而且修复后的产品强度不够,再次投入使用性能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对现有的轴承加以改进,在轴承半圆套的内部设置可更换的垫片,待其磨损后直接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轴承,方便快捷,维修成本低,且能保证轴承使用的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包括半圆形的连接轴套和传动轴体,所述连接轴套位于传动轴体的一端,所述半圆形的连接轴套包括外套壳体和设置在外套壳体内部并可更换的半圆形替换内套。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替换内套包括半圆筒状的轴套垫部和半圆环状的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设置在所述轴套垫部一端的外边缘,且二者一体设计。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固定环部上设有用于与外套壳体固定的第一连接通孔。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外套壳体的内面设有与替换内套外型面造型匹配的换套区域;所述换套区域包括与半圆环状固定环部形状匹配的固定凹台和用于容纳轴套垫部的轴套壳;所述固定凹台上设有与固定环部上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优选的,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固定凹台的外部设有限位保护替换内套并与外套壳体一体的环护套。
优选的,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环护套厚度尺寸、固定环部的宽度尺寸及轴套垫部的厚度尺寸之间的比例为:1:1:1。
优选的,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三个,其分别均匀地在固定环部和固定凹台上。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且孔径大小一致。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外套壳体的轴套壳侧面设有用于与其他传动轴连接的固定耳片,所述固定耳片上设有固定通孔,且所述固定耳片横向设置,其跨度等于环护套厚度、固定环部宽度及轴套垫部厚度之和。
前述的可以更换轴套的半圆联轴器传动轴,所述外套壳体的环护套外侧中部设有用于其他传动轴定位连接的定位卡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轴承加以改进,在轴承半圆套的内部设置可更换的内套,待其磨损后直接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轴承,方便快捷,维修成本低,且能保证轴承使用的性能,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半圆联轴器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钢网一体复合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涌止水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