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多功能保护层自动涂覆设备的电缆进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5401.9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1/10 | 分类号: | B65H51/10;B65H59/12;B65H59/18;B65H5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多功能 保护层 自动 设备 进给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多功能保护层自动涂覆设备的电缆进给机构,电缆进给机构包括有送料轮组、旋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张紧组件和引导轨道,若干送料轮组间隔地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工作状态下送料轮组工作端紧紧包裹电缆周壁,旋转驱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设置在任一传动组件一侧,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传动组件的一端,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送料轮组相对应啮合,张紧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一侧且工作端与传动组件工作端相互抵接,引导轨道设置在电缆进给机构上并处于送料轮组的间隙处,通过送料轮组能够对线缆进行给进,通过张紧组件能够对线缆进行调整压力进行支撑,避免了传统的进给方式导致的线缆受力不均匀的问题,避免对线缆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缆多功能保护层自动涂覆设备的电缆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硅橡胶电线电缆采用硅胶材料加工而成,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在-60℃至180℃都能长期使用,同时其还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不易损坏和开裂,使用寿命长。硅橡胶电线电缆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
硅橡胶电线电缆在生产完成后,其化学性质尚未稳定,若硅橡胶电线电缆在没有隔离层的情况下相互排列挤压,一般会在72h后,绝缘层或者护套之间出现相互粘连的情况,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硅橡胶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为了防止这种粘连情况的出现,通常会在绝缘层或者护套之间加入具有防粘连作用的滑石粉,以其作为隔离层,起到润滑、隔离的作用。而这种滑石粉的粒度在200目-800目,不仅难沉降,易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人体吸收后,会粘附于肺部,导致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用手感油等油剂代替滑石粉,在硅橡胶电线电缆表面喷涂形成隔离膜,可以达到同样润滑、隔离的作用。但传统的喷涂机构在输送电缆的过程中,虽然能够达到输送的目的,但是在输送线缆的过程中,由于通过拉力的拉动线缆受力方式来保证线缆往前进给,但是线缆的受力点,只能在线缆的两个点上受力,因此会导致线缆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给线缆内部造成一定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多功能保护层自动涂覆设备的电缆进给机构,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送料轮组能够对线缆进行夹紧输送,通过旋转驱动组件能够进一步的控制送料轮组的转动,从而控制线缆的进给,通过张紧组件能够调整线缆的压力,避免了传统的方式输送线缆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线缆受力不均匀导致的线缆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多功能保护层自动涂覆设备的电缆进给机构,电缆进给机构包括有送料轮组、旋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张紧组件和引导轨道;
若干送料轮组间隔地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工作状态下送料轮组工作端紧紧包裹电缆周壁,旋转驱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设置在任一传动组件一侧,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传动组件的一端,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送料轮组相对应啮合,张紧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一侧且工作端与传动组件工作端相互抵接,引导轨道设置在电缆进给机构上并处于送料轮组的间隙处。
优选的,所述送料轮组包括有支架、主动辊、锥齿面、从动辊和摩擦面;支架底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支架顶端为由四根轴体端部相互垂直连接而成的方形框体,主动辊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架顶端任一轴体上,主动辊的一端设置有锥齿面,三个从动辊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架另外三个轴体上,摩擦面开设在从动辊的两端及主动辊的另一端,锥齿面和摩擦面均相对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线呈四十五度角设置且相互贴合,锥齿面与旋转驱动组件输出端啮合,主动辊和从动辊工作端均为与电缆直径匹配的内凹弧面,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弧面形成的截面为完整的圆形。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器支架和旋转驱动器;驱动器支架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送料轮组的一侧,旋转驱动器安装在驱动器支架上,旋转驱动器输出端与任一传动组件输入端固定连接,旋转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极耳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双贴面板热压机刮边码垛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