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及日光温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374.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伍纲;袁余;张义;方慧;杨其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温室 空气 再生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及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接收器、聚光装置及热湿交换装置;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一端对应设置在日光温室的外侧与内侧,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装有风机,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及热湿交换装置的一端均连通接收器;接收器设置在聚光装置对日光的汇聚部位,并装有吸附空气中水分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结构;热湿交换装置埋设于日光温室的土壤中,其另一端从土壤中伸出;本发明实现了日光温室内全天的空气再生循环,便于冬季对日光温室的空气进行升温与除湿,并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确保了低温环境下温室生产的可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及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作为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主要包括位于东、西两侧的山墙、位于北侧的北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日光温室通常是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室内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空气作为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介质,是日光温室环境调控的主要要素。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在纬度较高的地域,日光温室内的作物在冬季时,常因室内低温、高湿的空气而易发生病害和冷害。同时,日光温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因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显著降低,也会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对日光温室内空气的主要调节方式为,打开侧窗或顶窗,对日光温室进行自然通风,或采用辅助设施,如:风机或排风扇,对日光温室进行强制通风。然而,在冬季的低温天气条件下,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势必带走日光温室内的热量,会相应地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然而,当前在不打开通风窗的情况下,对日光温室环境的调节大多集中在对日光温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增温,利用外置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室内液体再生除湿技术,达到相应的调节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日光温室内设置热量收集装置、地中热交换装置和热风炉临时加温装置,以此降低白天日光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日光温室内的土壤温度,但是,该方案在进行空气调节时,日光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同时热风炉的使用增加了能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日光温室的后墙体上设置补光装置,通过太阳能集热的方式在白天储存热能,而在晚上对日光温室内的作物进行补光和加温,但是,该方案难以实现对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的调节。
由此可见,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在冬季,日光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高、温度低,并且二氧化碳含量少,而现有的调节方案难以同时实现对日光温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的调节,从而会严重影响到低温环境下温室生产的可持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用于解决当前难以对日光温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同时调节,以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高、温度低、二氧化碳含量少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的日光温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接收器、聚光装置及热湿交换装置;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用于设置在日光温室外,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日光温室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内均装有风机,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及所述热湿交换装置的一端均连通所述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聚光装置对日光的汇聚部位,所述接收器内装有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结构;所述热湿交换装置埋设于所述日光温室内的土壤中,所述热湿交换装置的另一端从所述日光温室内的土壤中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囊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消毒柜的自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