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3822.8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模仁上 牛角 胶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其包括:公模板,其设置于水平面上;公模仁,其设置于公模板上;进胶结构,其设置于公模仁上,其包括进胶本体、进胶通道以及出胶口结构,进胶结构进胶的冲击方向是从进胶通道到出胶口结构,出胶口结构出胶的冲击方向是沿产品具有一定弧度的侧边进行出胶成型,利用本发明的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不仅解决进胶口料液杂质堆积阻塞以及产品表面冲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节约了人力及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胶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模内转印技术是将图案印刷在薄模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挤出,挤出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运用模内转印技术的产品不易变形,产品的边沿包覆完全,且边沿附着力强。
目前,车间在生产传统的电脑笔记本转轴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模内转印技术进行产品成型,现阶段针对电脑笔记本转轴盖的进胶成型方式为采用神祖牌式进胶方式,即料液会以直流输送方式进行产品成型,当产品成型后,其一端会留有长料头,需要人工进行去除料头作业,因此,该进胶成型方式容易造成进胶口料液杂质堆积阻塞,产品的表面冲墨,并且耗费人力进行料头的去除作业,从而产生了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以解决现阶段的进胶成型方式产生的进胶口料液杂质堆积阻塞、产品的表面冲墨、耗费人力去除料头、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以解决现阶段的进胶成型方式产生的进胶口料液杂质堆积阻塞、产品的表面冲墨、耗费人力去除料头、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所述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包括:
公模板,所述公模板设置于所述水平面上;
公模仁,所述公模仁设置于所述公模板上;
进胶结构,所述进胶结构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上,所述进胶结构包括进胶本体、进胶通道以及出胶口结构,所述进胶本体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上,所述进胶通道设置于所述进胶本体内,所述出胶口结构设置于所述进胶本体的一侧,所述进胶结构进胶的冲击方向是从所述进胶通道到所述出胶口结构。
可选的,所述进胶结构为牛角式进胶结构,所述进胶通道具有一定弧度。
可选的,所述弧度在0-1rad之间。
可选的,所述进胶结构上还设有一定位通孔。
可选的,所述出胶口结构为阶梯式出胶口结构。
可选的,所述出胶口结构出胶的冲击方向是沿产品具有一定弧度的侧边出胶成型,并且,所述料液于所述进胶通道内进行一定弧度的均匀流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首先通过定位通孔将进胶结构准确定位于公模仁上,其次,进胶结构进胶的冲击方向是从进胶通道到出胶口结构,其中,料液出胶的冲击方向是沿产品的一侧且具有一定弧度的侧边出胶成型,从而避免了产品的表面冲墨以及出胶位置正对产品的冲击,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然后,当产品成型完成时,顶出产品,产品与进胶结构脱落,无需对料头进行去除作业,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及工时,利用本发明的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不仅解决进胶口料液杂质堆积阻塞以及产品表面冲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节约了人力及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公模仁上的牛角侧进胶结构的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下压合压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