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2794.8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冷华忠;冷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萨尔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乌金农场清***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鞍形 零件 加工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本发明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拉延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件表面易起皱拉伤、回弹大、成型困难以及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在零件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零件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截面类似马鞍形状的部分钣金零件(例如汽车中央通道、地板等零件)现有成型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加大工艺补充进行“单动拉延”成型的,这种成型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工艺补充大,零件表面容易起皱拉伤,回弹大,成型困难,材料利用率低,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对零件成型所需设备稳定性要求高等。
因此,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具体加工过程为:
首先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上模固定于机床滑块上,滑块带动上模置于上止点;
将待成型料片放入下模定位器区域内,下模的定位夹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将料片锁紧于“马鞍形”上表面区域;
启动机床,机床滑块带动上模及压边圈向下运动,上模压边圈及上模的部分凸模型面将料片预弯成马鞍形并压合在下模压料面上;
机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上模的凸模型面部分作用于料片需要成型的区域,对料片实施拉延;
接着,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机床到达下止点,上下模具打死,拉延成型完成,形成马鞍形零件。
进一步地,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对零件进行后续修边冲孔,以及翻边整形。
进一步地,所述零件的压料面先预弯成马鞍形状,其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高于零件所在型面。
进一步地,所述料片首先用锁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固定于马鞍形零件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定位器带有托举及翻转功能,所述机床无需配置顶杆。
采用以上成型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成型方法,本发明将“单动拉延”成型变“双动拉延”成型,将“较为平整的压料面”变成“预弯成马鞍形”的压料面,将零件的“正向成型”变成“反向成型”,并以涨形为主,且先将压料面预弯成马鞍形,从而大大缩短了拉延行程;
料片在成型过程中走动量少,主要受径向拉力,零件表面无拉伤,表面精度高;
成型时,零件成型过程中横向弯曲少“冷作硬化”程度轻,变形及回弹小;
工艺补充小,材料利用率高;
由于零件拉延行程大大降低,无需拉延顶杆,对机床配置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萨尔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萨尔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2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