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1928.4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4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东;魏里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硕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13 | 分类号: | D04H1/413;D04H1/44;D04H3/08;D04H1/4209;D04H1/4218;D04H1/4234;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微孔 复合材料 生产工艺 | ||
1.一种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纳米粉体材料与空气在流化设备中充分混和搅拌,形成均匀的流体;
B、在气流的作用下,经中空针注入纤维毡中,使粉体材料进入纤维毡内部,填充纤维之间的空隙;
C、通过压力辊压制纤维毡,使纤维毡内部被粉体材料填充,形成致密的不透气的绝热材料;
所述流化设备包括罐体、风机和喷嘴,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喷嘴,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粉体注入装置的流体出口,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设置有粉体进口和连接空压机的空气进口,喷嘴的出口端朝向罐体内,所述罐体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连接进气管,风机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管,所述罐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对应出气管的出气口,所述罐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对应进气管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粉体材料为具有纳米微孔结构的液相二氧化硅粉末、气凝胶粉末、疏水二氧化硅粉末、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氧化铝粉末、氧化铁粉末和氧化钛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体材料的粒径为1-50微米,密度为40-60公斤/立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体材料的孔径小于1微米,其中孔径小于100纳米的粉体占比80-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得的复合纤维毡每平方米含20-200g纳米粉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流化设备内的气体和固体的体积比为50-10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设备内的流体压力为0.02-0.2MPa,中空针的孔径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辊的压力为20-200公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微孔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纤维毡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并排设有所述粉体注入装置,所述粉体注入装置包括阻挡筒、固定支架和设置于纤维毡传送机构上的刺辊,所述刺辊对应纤维毡设置,所述刺辊和阻挡筒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刺辊的外表面均布有多个针孔,且各个针孔均连接一根中空针,所述阻挡筒与刺辊同轴心设置且位于刺辊内,所述阻挡筒的一侧设置有轴向的开口,该开口侧正对纤维毡且开口侧的边沿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刺辊的内侧壁抵接;所述阻挡筒的封闭端设置于刺辊的封闭端,所述阻挡筒的开口端设置有穿出所述刺辊开口端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刺辊开口端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料管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进料管的进口连接所述流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硕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硕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9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