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1319.9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舒;杨军太;徐名汉;董世平;景全荣;陈月锋;申文龙;黄允魁;尹玲玉;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F15/07 | 分类号: | A01F15/07;A01F15/08;A01D8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尚群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 ||
1.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自走式底盘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捡拾割台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喂入装置的前端对应所述捡拾割台设置,所述粉碎装置分别与所述喂入装置和抛送装置连接,所述抛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打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打捆前仓、打捆后仓、输送机构、去土缓冲仓、喂入辊体和缠网切网机构,所述喂入辊体设置在所述打捆前仓的上方入料口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喂入辊体前侧,所述去土缓冲仓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前仓和打捆后仓铰接并共同围合成切碎物料的卷捆成形室,所述打捆后仓与所述打捆前仓共同将切碎物料挤压成捆,所述打捆后仓与开闭仓油缸连接,所述缠网切网机构安装在所述打捆后仓的后上方,用于对挤压成捆的物料进行包网形成料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装置还包括卸捆架,所述卸捆架安装在所述打捆前仓的后下方,所述开闭仓油缸开启所述打捆后仓使所述料捆自所述卸捆架落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网机构包括缠网架和安装在所述缠网架上的缠网辊、展网辊、切网机构、多根拖网架、具有阻尼作用的第一线网托架及具有张紧作用的第二线网托架;所述展网辊位于所述缠网辊后侧;所述切网机构设置在所述缠网辊下方,并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于缠网结束后带动所述切网机构将网切断;所述多根拖网架设置在所述切网机构下方;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缠网架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之间放置线网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网辊的一侧设置有转速检测器,以在线控制放网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土缓冲仓的四周侧壁均匀设置有筛孔。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装置包括:
喂入壳体;
喂入过渡轴,安装在所述喂入壳体上;
顺序设置在所述喂入壳体上的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和第三喂入辊,所述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通过转臂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且能围绕所述第二喂入辊斜上方的固定轴整体旋转,所述第三喂入辊通过转臂座能围绕所述喂入过渡轴旋转,以根据物料层的厚度浮动夹持物料并持续输送喂入;以及
喂入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喂入壳体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和第三喂入辊连接使三个喂入辊同时转动,并在三个喂入辊同时作用下使物料有序强制输送喂入至所述粉碎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割台包括割台架和安装在所述割台架上的捡拾机构、喂入搅龙、挡料机构和仿形轮,所述捡拾机构固定在所述割台架的前侧下方,所述喂入搅龙位于所述捡拾机构后侧,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捡拾机构的前侧上方并通过挡料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割台架上,仿形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割台架两侧,用于根据地形浮动所述捡拾机构与地面之间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机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弹齿,所述挡料机构通过绕所述挡料固定轴转动调整与所述弹齿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割台还包括割台升降油缸,所述喂入装置与所述捡拾割台之间设置有快速挂接机构,所述割台升降油缸带动所述捡拾割台和喂入装置一起围绕所述喂入过渡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3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酯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走式灌木收获打捆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