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1013.3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东;刘昊;薛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1N30/0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种艳丽 |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色谱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测试数据集进行预处理;
步骤2: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在卷积层,使用多个卷积核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并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映射;
步骤3:在池化层即下采样层,对卷积后的图像进行下采样操作,得到特征图;
步骤4:在全连接层,对池化后的图像即特征图进行全连接操作;
步骤5:使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测试数据集进行识别;
步骤6:计算识别后的图像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步骤7:根据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的结果和一阶导数、二阶导数,计算每个峰的起点和终点;
步骤8:将峰识别的结果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预处理主要包括:(1)将采集到的数据从内存转存到数据库表中;(2)滤除色谱图中的噪声;(3)对去噪后的色谱图进行基线校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公式(1),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卷积操作:
其中,星号*表示卷积运算,X为卷积层的输入,H是卷积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公式(2),对卷积后的图像进行下采样操作:
其中,β为池化层的权重系数,down()为降采样函数,代表偏置;
特征图的大小:
其中,W为图像宽度,H为图像高度,F为卷积核宽高,S为每次移动的步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全连接层将经历卷积、池化操作后得到的特征图,展开为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进行类别判定;假定第l+1层全连接层其输入为输出为其中n与m分别代表输入神经元数目与输出神经元数目;记连接第i个输入神经元与第j个输出神经元的权重为根据公式(5),对池化后的图像进行全连接操作:
其中,f()代表激活函数;
采用R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其表达式如式(6)所示:
当输入信号小于0时,输出为0,输入信号大于0时,输出等于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色谱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根据原函数F(t)、一阶导数G(t)、二阶导数S(t)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结果判断峰的特征点:
若色谱图中仅有单个色谱峰,则识别方法为:
(1)峰起点前:曲线较为平缓,无明显升降趋势或抖动强度较小,G(t)和S(t)均趋近于0;
(2)峰起点判断条件:G(t)>0,S(t)>0,则峰起点出现;
(3)左拐点判断条件:G(t)为最大值,S(t)=0,则该点为左拐点;
(4)峰顶点判断条件:F(t)为最大值,G(t)=0,S(t)为最小值,则该点为峰顶点;
(5)右拐点判断条件:G(t)为最小值,S(t)=0,则该点为右拐点;
(6)峰终点判断条件:G(t)=0,S(t)=0,则峰终点出现;
若多个色谱峰连续出现,则需根据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的色谱峰顶点位置,再分别向两侧寻找最近的G(t)=0、S(t)=0,且G(t)、S(t)都没有出现符号变动的点,即为该峰的起点/终点;
由于色谱峰皆为高斯曲线,即曲线关于顶点两侧对称,所以根据最近的起点/终点和顶点,即可找出另一侧特征点;
若多个色谱峰连续出现,则:
(7)连续峰谷点判断条件:F(t)出现上升沿,G(t)呈上升状态且出现符号变动,S(t)>0;
连续峰谷点即为两色谱峰的交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0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