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0718.3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卫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泰斯特生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常莹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检测 颗粒状 杂质 可分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所述分离沉淀组件与油珠分离组件连接,所述分离沉淀组件与油珠分离组件均与气动组件连接,所述分离沉淀组件的出料端与安装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安装驱动组件内腔设置有固体颗粒分离组件,所述固体颗粒分离组件包括纳米级分离滤网,所述纳米级分离滤网两端固定嵌设于转动座内腔,上方所述转动座上插接有贯穿外壳且与出水管连接的输水管,所述齿圈固定套设于转动座外壁,本发明具有对污水中掺杂的固体颗粒物杂质和油珠杂质进行分开分离检测的功能,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方便工作人员对污水中的相关颗粒数据进行了解,有利于后续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污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
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颗粒杂质,需要对其进行含量检测,颗粒杂质包含固体颗粒和油珠等液滴,现有的检测装置不能分别分离出污水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检测,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可分离的检测装置,包括分离沉淀组件,所述分离沉淀组件与油珠分离组件连接,所述分离沉淀组件与油珠分离组件均与气动组件连接,所述分离沉淀组件的出料端与安装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安装驱动组件内腔设置有固体颗粒分离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侧壁设置有烘干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沉淀组件包括分离筒,所述分离筒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分离筒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分离筒侧壁嵌设有安装座,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油珠分离组件包括端部设置有吸油盘的吸油管,所述吸油管一端伸入至分离筒内腔,且所述吸油管另一端与一级油珠分离器连接,所述吸油管上设置有一级吸油泵,所述一级油珠分离器通过弯形管与二级油珠分离器连接,所述二级油珠分离器的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油珠分离器包括分离管本体,所述分离管本体内腔设置有表面开设有进油孔的空心吸油杆,所述空心吸油杆一端伸入至分离管本体内腔,且所述空心吸油杆另一端与设于分离管本体外侧的集油管连接,所述集油管与二级吸油泵连接,所述分离管本体底面设置有导水台,所述导水台顶面等间距设置有与分离管本体内腔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一级电磁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组件包括设于分离筒内腔底面的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第一导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为分支气管,且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出气端分别与一级油珠分离器和二级油珠分离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驱动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两侧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轴端部设置有支撑轴,所述传动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所述外壳内腔底部设置有称重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颗粒分离组件包括纳米级分离滤网,所述纳米级分离滤网两端固定嵌设于转动座内腔,上方所述转动座上插接有贯穿外壳且与出水管连接的输水管,所述齿圈固定套设于转动座外壁,所述纳米级分离滤网外壁设置有的活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纳米级分离滤网外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壁活动套设有环形基台,所述环形基台底面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安装在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的横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泰斯特生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泰斯特生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的母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