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0638.8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丹;周芝凯;王国威;禚孝儒;邱超;李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宿迁市河海大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1C23/00 | 分类号: | B21C23/00;B21C31/00;B21C25/02;B21C29/00;B21B3/00;B21B37/74;B21B37/46;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术娜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铸态纯铝置于等通道转角模具中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得到挤压态坯料;所述等通道转角模具的转角为90°;将所述挤压态坯料浸泡于液氮中进行冷却,对冷却后所得坯料进行轧制,得到轧制坯;重复所述冷却和轧制的过程,直至最后一道次轧制后坯料减薄到目标厚度,得到超高强纯铝。本发明在大幅提高纯铝强度的同时,塑性不会明显弱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纯铝为银白色轻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可塑性好,因而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铝的导电导热性好,在工业中可以代替铜做成导线,也可用铝来做散热材料等。但工业纯铝绝对强度低,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广泛应用。采用合金化的方法,向纯铝中加入不同的元素,例如加入硅元素,形成铝硅合金;加入铜元素,形成铝铜合金;加入锰元素,形成铝锰合金等,可以显著提高纯铝的强度。但这种方法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往往会明显牺牲铝合金的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在大幅提高纯铝强度的同时,塑性不会明显弱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铸态纯铝置于等通道转角模具中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得到挤压态坯料;所述等通道转角模具的转角为90°;
将所述挤压态坯料浸泡于液氮中进行冷却,对冷却后所得坯料进行轧制,得到轧制坯;
重复所述冷却和轧制的过程,直至最后一道次轧制后坯料减薄到目标厚度,得到超高强纯铝。
优选的,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为连续进行8~18道次。
优选的,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优选的,每次冷却的时间独立为5~10min。
优选的,每次冷却后所得坯料的温度为-180~-160℃。
优选的,每道次轧制的条件独立为:轧辊辊径为100~200mm,转速为10~20r·min-1。
优选的,每道次轧制坯料的减薄率独立为3~6%;所述最后一道次轧制后坯料总的减薄率为40~80%。
优选的,所述轧制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优选的,进行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前,还包括在铸态纯铝表面和等通道转角模具内表面涂覆润滑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强纯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铸态纯铝置于等通道转角模具中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得到挤压态坯料;所述等通道转角模具的转角为90°;将所述挤压态坯料浸泡于液氮中进行冷却,对冷却后所得坯料进行轧制,得到轧制坯;重复所述冷却和轧制的过程,直至最后一道次轧制后坯料减薄到目标厚度,得到超高强纯铝。
本发明通过对铸态纯铝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简称ECAP)并控制转角为90°,可以实现纯铝组织超细化并提高挤压组织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纯铝的强度;接着将挤压态坯料浸泡于液氮中进行冷却,然后进行轧制,通过重复进行冷却和轧制,使得在轧制过程中坯料持续维持在低温状态,有利于纯铝晶粒的进一步细化,从而使纯铝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但塑性并未明显衰减。实施例的结果表明,铸态纯铝的屈服抗拉强度为25MPa,极限抗拉强度为30MPa,极限均匀延伸率为35%,断裂延伸率为41%;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超高强纯铝的屈服抗拉强度为165MPa,极限抗拉强度为180MPa,极限均匀延伸率为15%,断裂延伸率为17%,强度大幅提高,同时塑性不会明显弱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宿迁市河海大学研究院,未经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宿迁市河海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