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的陡峭边坡防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0357.2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曙光;张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仁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筋型 水土 保护 陡峭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的陡峭边坡防护方法,通过在边坡铺设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结合喷播纤维基材(含种子)的方式,使植被与毯体、土壤等形成一体,该方法安全性能高,水土保护效果好,景观生态和谐自然,施工简单效率高造价低,防护周期长,无岁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的陡峭边坡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治理主要工作是在确保边坡稳定性前提下对边坡进行生态复绿,清除坡面危石、降坡削坡,将末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把边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一下,以消除崩塌隐患,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边坡,以及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辅以必要的工程防护,并在坡面及汇水面较大区域增设生态截水沟。
传统工程支护常见的有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喷浆护坡、菱形、拱形骨架等,在坡上设置众多量大、面广、坡陡的硬化面,严重地影响了路域景观,破坏了生态的和谐性和自然美,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工程问题。
如果有一种既可满足景观、生态和谐自然,同时能兼顾水土保护、环境、工程施工的方法,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水土保护效果好、景观生态和谐自然、施工简单效率高造价低、防护周期长、无岁修成本的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的陡峭边坡防护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安全性能低、水土保护效果差、景观生态无法和谐自然、施工麻烦效率低造价高、易损坏防护周期短、岁修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筋型水土保护毯的陡峭边坡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坡面整修1.1施工前对坡面进行清理、平整:将岩石边坡上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处理好光滑岩面;拆除障碍物;用石块补砌空洞;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1.2平整坡面:使坡面坡度不大于设计要求,对于稳定整块硬质岩凸起孤石可不清理;2、铺设保护毯保护毯应自上而下铺设。首先固定好坡顶水土保护毯,才能向下铺设。左右两片搭接处长度 10cm,上下两片搭接 15cm。调整加筋型水土保护毯与坡面的距离(一般水土保护毯应位于设计喷播厚度的外 1/4~最外侧处)。主锚固件主要用于坡顶、搭接或主要受力处。其他位置用次锚固件。锚固件不必整齐布置,以加筋型水土保护毯与坡面伏贴、固定牢固为宜;在平滑的岩石边坡,应使用垫块把水土护毯垫起,垫块厚度为设计的喷播厚度;3、喷射纤维基材针对边坡特性,视具体需要将用于防侵蚀或土壤改良的纤维、有机基材与种子的混合物均匀喷射到坡面上,喷射厚度≧10cm;4、养护施工完成后,必须定期对坡面进行过养护,养护内容包括浇水、施肥、补种、病虫害防治等,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应全面普查植被生长情况,对对于生长不明显、不均匀或露秃区块应予以补种、补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边坡铺设加筋水土保护毯播撒种子长出植被与土壤形成一体,安全性能高,水土保护效果好,景观生态和谐自然,施工简单效率高造价低,防护周期长,无岁修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仁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仁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